范锦荣,女,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东城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自1996年起任北京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研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显著。大量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获奖。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文学教育”之路。其“课本剧编演”“创意学诗”等文学教学形式深受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在国家级课题“文学教育的活动形式与效果”的教学实践中,带领本组教师作了大量尝试,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和锻炼,展现才华。《现代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教育》等报刊先后采访报道。
上篇:教书
“‘通过我的手指你可以看到月亮,但最终你看到的不是手指而是月亮’,我希望自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也相信优秀的教师都能成为这样的手指。”
我和范老师仅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遗憾:为什么我不是范老师的学生。她不单是教学经验丰富,她的教学理念、新颖独到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让我这个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学子都感到惊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她的大方,开朗,随和的性格,典雅、时尚不失职业特点的装束。短短的采访之中,我深深被她的豁达的人生观、创新思想、追求完美的执著所感染。使我深信:做范老师的学生一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谈到教师的作用,她认为,“老师的责任是把学生的各种独特的想法引导出来,而不是扼杀”。因此,将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所教的五届学生,每一届都组织有特色的文学教育活动,教学设计上从没有重复自我。从小规模、小团体,两个教学班向年级全体扩展,从短小剧目的编排和现成剧本的学演到学生改编、独立创作,内容层次都有变化和提高,都在超越自我,但连贯起来又形成了教学上的一大特色,形成二十多年来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了独特的“范老师效应”。
别具一格的诗歌教学——“创意学诗”
范老师从教已经29个春秋。除中间读四年大学外,一直都在北京二中工作。她言:自己的经历非常简单,比不得现代的年轻人阅历丰富,走南闯北、求学谋职于异地他乡,接触不同的人和生活。她的生命的轨迹只在中学阶段的每一个年级周而复始。但当我了解到她的二十几年前的学生写信告诉她因为她的影响,自己在单位中喜欢文学,一直坚持写作,并小有成就;无论大雪纷飞的冬日还是骄阳炙烤的暑天,都有从海外归来的专程到学校来看望她的学生;同事们无论年轻的、同龄的都惊讶于她的创新意识,惊讶于她为什么总有那么多新鲜有趣的点子、惊讶于她充沛的工作热情和拼力向前的执着时,我更羡慕她的精神收获,她的看不见的收藏。她的学生一代代成长,从她那枝繁叶茂的树冠上吸取营养,如同一粒粒种子播撒在祖国、世界的各个角落,她的魅力在莘莘学子当中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我们谈到她在从教生涯的三十年中最热心,最关注的文学事业、文学动态;她最关注学生的也是他们对文学营养的吸纳,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接受与传承。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她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了解祖国悠久文学文化的最佳时期。上了大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就意味着关上了学习祖国文学文化的大门。除了专业和有兴趣的“自得”之外,未必有机会再深入地研习语文。她相信:中学阶段,是人的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初生的牛犊”不知天下有多少艰难、坎坷的羁绊,也不知天下又有多少条条框框的阻拦。正是这种单纯,赋予他们挑战精神;也正是由于这份执着,成就了他们应对难题时与生俱来的自信。只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适时的开发利用,就能将这种想像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出来。文学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充满诱惑力、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开辟出一片静谧、和谐的净土,让精神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让绷紧的灵魂之弦得到放松和回归……
在范老师的文学教育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应数2003年12月在全年级开展的“创意学诗”活动。
2000年秋季,二中和北京市许多学校一样,首次使用“人教版” 高中新教材,教材中增加了诗歌内容,包括新诗和古诗,可以说是古诗、新诗、现代诗、外国诗的“四部诗歌”的简史。诗在教材中的份量骤然加大,诗歌的教学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范老师感到,若是再按照以前的诗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文本发展的需要了。况且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为期三个月,这是多么漫长的九十天呀!学生天天要面对诗,日子久了免不了会产生厌倦。
可是,她的学生却说,他们每天都盼着上语文课,因为课上要看同学们自己编演的诗剧!在了解了文本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特点之后,她在备课组中提出 “创意学诗”的构想。学生自愿结成小组,以诗歌、诗人生活为选材内容,形式不拘;可朗诵、可诗剧、可配乐……每堂语文课前十分钟表演,最后从各班二三十个演出小组(剧目)中筛选出精品。组织这项教学活动的目的是: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教师同步认知,参与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生活的背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现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在全组四位教师的响应和支持下,整个文学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生活如诗,生活如书,书的行行页页记录着历史的篇篇章章,打开书,读着诗”……“诗的美丽在于激情、跳跃和想象,生活的美丽在于真实、创造和希望,让我们用自己的追求谱写最壮丽的篇章!”两位学生主持人在悠扬的乐曲的伴奏下,缓缓走上舞台。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表演开始了……
在这种诗歌表演中,学生们融合了课堂上范老师对诗的介绍和赏析,把自己的想法、理解通过集体的智慧演绎成生动的一幕幕“诗剧”。比如《七步诗》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曹植的著名诗篇。在高中教材中,学生们刚刚学习了曹植的《白马篇》。在这个表演剧中,学生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情节移植过来。正当曹丕逼迫曹植作诗,七步之内做不出来就要杀亲兄弟时,曹操的魂灵出现。斥责曹丕残害兄弟,断送江山。整个剧情也因为这个创意而显出情节上的波澜。《古从军行》学生们把自己对诗的独特见解演绎成一幕精彩的配乐表演:男生在台前朗诵,浑厚的嗓音和着古筝低沉、抑扬顿挫的节奏;三个女生挥剑在后面舞蹈,并且用流行歌曲的音乐配上女生的合唱。既英姿飒爽又勇武豪放。还有《行吟泽畔》、《诗人之死》、《冬天之美》、《雨巷》、《一修师傅开茶馆》、《涅槃》……范老师在介绍学生的这些改编、创作时,眼睛里闪烁着欣喜、回味、自豪与幸福……她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教师的想象所不能限量的”。
当然,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互为补充的过程。课堂上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是对诗的分析、理解。她将古今中外四个单元 近四十首诗分成两部分(中国、外国)、四个专题(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并由学生参与演出。在教师的专题分析和鉴赏中,在学生的演出体验中认知、理解、鉴赏、创造,达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让诗歌的生命在鉴赏者的参与中生生不息的目的”。范老师对诗歌单元确定的教学原则是:把相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诗人(作)和同一诗人的若干首诗放在一起组成小单元,诗文和历史互相印证、补充。使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得以集中凸现。以历史为辅线、以诗文为主线,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本的分析上,讲清诗歌的发展历史但不喧宾夺主。同时,她把自己的分析定位在“个人看法”上,即教师的讲解只是起到“引领作用”,重在启发。这个定位并非有意降低教学的要求,相反倒是为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容量加大,教师发挥的空间拓展了。
“创意学诗”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领悟力,把学生自己对诗的各种理解、对诗人经历、历史的了解、以及对诗人命运的看法融合在一起,经过学生亲身参与改编,揣摩台词语气,开掘人物心理,塑造人物性格,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写作是一种感受力与领悟力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成为诗人的天赋
学生喜欢写诗,中学阶段尤其如此。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成为诗人的天赋。范老师说她完全相信。依傍这种天赋,借助这种只在学生的小本子上才登台的兴趣,她在讲授诗歌单元时,借题发挥,将写诗的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周记本上随便写,再拿出来大家互相学习,品评。开始,学生不敢拿出来,但班上一位学习最差的同学写的诗《我烦恼》因为记录了高三生活的真实感受而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所有学生迫不及待地都要成为“诗人”,都要成为老师夸赞的对象,一时间全班学生诗兴大发,不断出现惊人之作……最后范老师将他们的诗展贴在学校的布告栏中,有对联、古诗、新诗,词、曲,自由诗,哲理诗,爱情诗,押韵的不押韵的;形式有梯形、心形的;题材涉及学校生活、政治时事、情感描绘、咏物抒情……写在学生们平时自娱自乐使用的彩色稿纸上,花花绿绿贴满了整个展览橱窗。最后范老师又将其收集、整理,汇编成一本题为《思韵》的诗集,学生自己写的创作经历《生命与诗》放在卷首做最生动的序;自己插图做封面设计,稚嫩的画笔绘出的是最精彩的画卷;自己评述,得失全在情感是否能够动人。开创了北京二中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学记录。范老师当时手头没有这本诗集,她说:“你看到这些朴实而珍贵的心声,相信你也会被他们的真情和才华所打动。”
范老师就是这样。我和她聊着,深深地感觉到:她和学生的心、特别是和学生的需要贴得那么近。她不是在教导他们做什么,而是发现了学生的资质,给他们提供了展示个人特质的平台。她的每一个教学设想在学生的群体中获得回应并将它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在她的精心安排当中,心智得到最大限度地开放,性情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展示,每个学生在教学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受到教师和学生群体的认同、找到自我,认识了自我价值,在人生最青春的阶段留下一段最“辉煌的记忆”。范老师说:“在这些文学教育活动中, 我改变了许多过去形成的一成不变的评价学生的标准,改变了对所谓‘差生’的看法。让我看到了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个人身上值得自己和身边的人为之骄傲的东西。看着班上平日并不起眼的学生,在舞台上维妙维肖的表演,平日学习成绩并不灵光的学生,在演出后赢得满堂喝彩时展露的灿烂笑容,看着曾为口吃焦急的学生,在演出中不出任何差错的背诵诗句,你也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热烈鼓掌、热泪盈眶。这一刻,你也会和我一样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文学教育”——原来可以这样引申
“我喜欢文学,喜欢在读书中揣摩人物,挖掘作品的深层意思,了解作者的经历、背景;我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她)们受到我的启发,学会自己去思考。”范老师微笑着对我说。
我看到这样一张列表,它是范老师从进二中教初中起到上一届(2006年)高三毕业,在语文课内外组织的文学教育活动的记录:
1986年在初三年级毕业班,组织学生小品表演,中央电视台在石景山雕塑公园拍摄外景在“五一”少儿黄金节目中播出;
1990-1993年组织学生剧社编排《雷雨》第二幕;(本届女学生兼任导演和反串鲁贵,当年考入广播学院导演系)
1994-1997年在文科班,排演《守财奴》、《项链》、《一家人》等课本剧;(97届学生傅××为东城语文状元)
1998-2000年在两个文科班中进行改编课本剧活动,演出剧目二十四个:改编《祝福》、《警察与赞美诗》、《俄狄浦斯王》、《威尼斯商人》、《日出》、《驿站》、《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十七岁不哭》、《婚姻大事》、《音乐之声》等;学生创作短剧《否定》;(2000届于×为东城语文状元、殷××为英语状元、曹××为政治状元。)
2000年3月编辑出版学生诗集《思韵》;
2001-2003年组织全年级480名学生参加改编、创作诗歌、诗剧“创意学诗”活动。(2003届朱××为本届东城语文状元)
2003—2006年组织高二年级文科班“文学,从今天开始”文学教育活动。(2006届何×为北京市文科状元。)
一位在北大工商管理学院就读的学生曾向她的室友描述在高中参加演出的经历,她的四个室友不约而同地称赞:你的老师真伟大!你的高中生活真了不起!
看看吧!这是范老师学生表演的真实记录:
教室里微弱的灯光下,一排学生正在读鲁迅小说《祝福》,一个学生穿着自己缝制的白色长袍,站在高处双手伸向空中,像是慢慢地飘落着的魂灵,学生改编的台词是,和祥林嫂的对话:“追问魂灵,是谁将她逼到像个‘偶人’,最终死在大雪纷飞的街头……”
一个17岁的男孩,内向、沉默;刚随在部队工作的父母搬到江南小城。在雨巷中偶遇“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女孩,男孩为保护女孩,被流氓打伤,女孩不久搬家到遥远的城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男孩望着女孩远去的背影,希望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能再一次飘过他的身旁……。这是三十年代被叶圣陶先生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的作品《雨巷》经过学生们的创作演绎而成的剧情。原诗中没有故事,有的只是诗人朦胧的幻想,和留给读者的荡气回肠的惆怅。学生们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大胆创意。在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的伴奏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雨巷中发生的故事。
“哀哉!怨哉!愁哉!恨哉!想我屈原一生赤胆忠心,不愿扬名万里,流芳千古,唯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北翔的飞雁啊,你哀鸣阵阵,你可知道我心中压抑的忧怨;东逝的大江啊,你怒涛滚滚,你可明白我心中的愤恨;凛凛的悲风啊,你呼呼地狂吼,你可晓得我所受到的冤屈!……大王啊,你为何忠奸不分,将我放逐到这穷山恶水之间!我死事小,但我怎忍看到荆楚的锦绣河山为暴秦强占,怎忍听到百姓因战火摧残而发出的呻吟!大王啊,你岂能不明此理,你岂能不明此理!……” 这是九分钟的诗剧《行吟泽畔》的演出情景。舞台的背景是由电脑投射的长江岸边的画面,屈原和渔父在江边不期而遇。学生根据教材中屈原的诗歌《离骚》片段,结合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的《屈原列传》中的情节改编而成。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表现屈原晚年被流放在穷山恶水之间,以比干、伍子胥为榜样,宁付清流而不改爱国志向的高洁品格。
更富有创意和时代感的是诗剧《一休师傅开茶馆》。一休的聪明智慧尽人皆知,学生们的童年是在动画片《一休》的陪伴下度过的。学生的创作借助尽人皆知的一休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赋予现代生活内容,揭示社会各层面的现象,以达幽默、讽刺效果。看看下面的台词,你会觉得学生的诗剧编的既诙谐又有深度。[旁白]“话说自安国寺倒闭后,一休师徒下山还俗,在热闹非常的王府井商业大街开了一家“闲话茶房”,靠卖茶为生,近年来生意兴隆。最吸引茶客们的便是师徒二人对答似的“闲话人生”。[师傅]一休!现在是早课时间,提问![一休]回答。——“什么使时间变短?”——“总把事干!”——“什么使时间停滞不前?”——“游手好闲!”——“什么使人身负重债?”——“老是等待!”——“什么使人获得荣耀?”——“洁身自好!”……后面是将军、桔梗店老板、小叶子、西佑卫门依次出场,讽刺不良的社会时尚,揭示金钱使人堕落,歌颂爱情的美好……看了令人捧腹,在笑声中感受到年轻一代思想的活力和时代赋予他们的创造力。
将课本所学内容与学生个人爱好相结合而创作的《冬天之美》让指导老师和专家们耳目一新,在赞叹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感到课堂教学形式应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并不断拓宽、加深加厚知识的渠道。《冬天之美》是法国作家乔治·桑的散文,被收入高一学年的教材中。在这个诗剧中,学生的创作将乔治·桑和肖邦的感情纠葛、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巧妙地联系起来,既表现出了乔治·桑桀傲不群的个性,也展示了她在音乐创作上对肖邦的影响。学生在谈创作过程时说:由于学习钢琴而喜欢肖邦的音乐,因而对他的生平资料作了多方面的搜集、整理,看了很多书籍,深入了解了两个人的生活背景。
《涅槃》是学生根据美国“涅槃”乐队主唱Kurt Cobair的经历创作而成的。剧中塑造了两个人物:一直在树林里等待救世主出现的艾斯特拉冈和被当作摇钱树的摇滚歌手弗拉基米尔。——这是借用了世界名剧《等待戈多》的形式。通过两个人叙述这些年的经历斥责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肮脏与丑陋;抒发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谈到创作过程时,创作者杨楠同学坦言:他是参考了许多摇滚歌手的音乐以及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高翔》、《信天翁》、《序》等诗歌来表现主题和人物的。剧情中配上四段西方宗教音乐和动画音乐片段,使整个剧情声情并茂,加上两位学生高亢激昂、浑厚的声音,忘情地表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著名诗人尹世霖看后评述:“精彩极了!是我们在学校读书时所不能企及的!”
…………
在谈及文学教育活动的收获时,范老师说:收获应是师生双方面的。无论是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都强调对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敢于尝试。突破教师自己的旧有观念,大胆设计;要让学生放手去做,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有很多我们未发现、未发掘出来的潜质,只要肯给他们机会,他们是会展露出来的。
教育界老前辈张志公先生说:“我很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要接受文学教育。”张先生认为,文学教育能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最可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作思维。朱光潜先生更是重视读诗,他认为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就必须从读诗开始。你看这些目的我们不是达到了吗!
我们的文学教育活动正是基于此。它立足于文本,着眼于现在,关注于未来。
“在文学教育中建立新型的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输入人文思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注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时代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古今中外文学著作、掌握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己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观的形成与建立;让教学过程提供给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教师活跃的思想、灵活的教育形式、扎实丰富的业务知识、和个人具有的独特魅力影响、熏陶学生。”这是范老师的论文《我的漫漫文学教育之路》中反复强调的观点。
在范老师的介绍中,我明确意识到:文学教育活动致力于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分析作品人物、诗歌内容时,学生们能滔滔不绝,言自心生;有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后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认知水准也从原有的程度大大提高。因而记忆也会深刻。这种教学形式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编写剧本、改编故事、为演出要考虑到台词、剧情,这里有构思、想象能力;组织同学排练,演出,这里需要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大家共同协作的意识;声情并茂的表演,朗诵,这里还需要形体、声音、情感上的控制能力、富有激情的表演能力……一堂语文课能够收到如此多方面的效果,不能不说是一箭多雕,是语文课堂的创举。
二中在2001年12月25日下午举办的由范老师组织的文学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了文学、诗歌创作、教材编写、教育杂志专刊、家长和中学教学同行等与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对这样的教学形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当时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的表述:“感谢二中领导、老师、学生献上这样精彩的诗歌表演。”“这真是一次纯美的文学享受。”“这样的教育形式非常好,学生参与活动对他们锻炼能力、培养情趣,丰富想象力有很大帮助。”北京教育界媒体对这次活动都有大量报道。
事实证明,老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以兴趣为出发点展现学生的各种构想的教学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祝福》改编、演出中发挥出色的学生,上大学后,依然是学校剧社的活跃分子,她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在大学生的联合演出中获得大奖。很多学生到大学后依然选择参加剧社活动。一些理科班的学生在学习纯理的专业后还选择文学作为选修,不能不说是受到范老师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
在范老师的引导下她的学生也是成绩显著。
第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范老师的学生两名获复赛资格,她本人获北京市唯一一个推荐奖。
2002-2003年《中学生写作指导》杂志上期期都有范老师的学生作文登载。
《中学生发展作文》,《十名校作文名师指导丛书——高考新话题作文》、《《十名校作文名师指导丛书——高考考场限时作文》、《高考满分作文的背后》,各区县竞赛作文,区模拟考试中的标准作文都有范老师学生的名字。
下篇:育人
“如果你要了解学生,最好站在他/她的同一高度去考虑问题。”
“听同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父亲带着他几岁的孩子去看演出,节目非常精彩,大家都慕名而来,父亲也看得津津有味,可令他不解的是孩子却动个不停,父亲蹲下身才发现,从孩子的视线只能看到前边黑压压的头和座位,根本看不到演出内容,更不要说受到吸引了。”范老师对我说,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想靠近学生,最好从他们的角度、高度去考虑问题。“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持热忱信赖的态度,体验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范老师在论文《写作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这样写着。
“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在潜移默化中展示的。它来自于博学、宽容和开拓进取”。 这是范老师在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征求高一(1)班学生意见时,一个学生的写下的一段话。“本学期班上进行的三项大型的语文活动之一是课前演讲。我发现在每一个同学介绍完所读书籍之后范老师都能对作品、作者做出精要的评述,我惊讶于老师的读书量、知识的渊博。也深深感到高中语文学习涉及面的广泛。由此而由衷地对老师产生一种敬意,也更希望把语文学好……”这样的调查每次活动之后、每个学期都有。范老师说她想知道学生对语文课、对老师的认同。
范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正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学生们接受新事物快,但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生的成长受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学业兴趣就像没有规范的水,如果没有教师的多年培养,也必将成为无序状态的流,最终将枯竭。因此,她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教育界的动态,社会上的各种潮流的发展变化。关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
她认为,在针对下一代的教育中,语文学科承担着较之其他学科更直接、更得天独厚人的精神教育的重任。文学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不矛盾,它们注重的都是人的教育,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道德素养的培养,健康、独立人格的形成。几十年中范老师虽不做班主任但从没有停止过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她在教学中对学生持十二字原则:关爱、赏识、培养;关注、发现、引导。
如果说前六个字是针对有学习资质、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而言;后六个字可以说是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出现偏颇的学生而言。范老师认为: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资源——学生群体。她始终相信“教学相长”原则。因了二中这个宽松的能够发挥个人才智的教学大环境,因了学生对新思想、新知识的渴求与吸纳的执着,她的教学理念才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求新、求完美。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学生的态度。她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打破老师的权威性。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平等地抒发自己。凡发现有个性、有特色、有自己独到之处的学生不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一定不失时机地表扬、肯定,让学生觉得老师很赏识他的才能,给与自信,他会逐渐向好的方向努力,最终发现、发展自己的优势。在课堂上她知道谁对古书着迷,谁喜欢某个作家的某些作品,在她讲到某节课的时候,她就提前请这些同学做好准备,这堂课就由她和这些同学同时完成,她的课上有学生评述诸葛亮的功过,有学生介绍魔幻现实主义,有学生评介赤壁之战作战形势,有评介卡夫卡的人生经历,有用评书形式讲一段老舍的《断魂枪》;有声情并茂念一段《闺塾》……他们的才华在语文课上得到老师的赏识,也让全体同学惊讶。范老师对学生常说的话是,“下次我一定给你一个机会,让大家见识一下你的才华。”这样的话对学生自信的认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对一些情绪受到干扰、对学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的学生,她也倾注极大耐心,找到恰当的机会和他们坐下来慢慢分析。她说: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学识是可以慢慢积累、提高的,但对每个学生的热情关注却是一个教师终生要做的,他们身上的特点、优势是靠老师发现扶植的。某个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了,在周记中发了什么牢骚,都是她发现问题的契机。
她对学生说:“只要是你们真正想写想说的东西,我要的是真情流露,并且保证绝对保护隐私。”因此,周记成为师生之间最方便的交流形式。他们有的写得文字优美飘逸,有的写得心情黯淡,有的写自己遇到的快乐事,有的写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甚至情感波折。范老师每一篇都做精心批改,每一篇都给予认真的指点,推心置腹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交心,发现学生有问题或是危险情绪,想尽一切办法帮其解决。作为一个任课老师不是班主任,范老师真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能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看世界,平等对待、尊重学生,范老师总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深得学生的敬重与亲近。对他们来说,范老师在学业上对他们的要求,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成绩的提高与进步也是迅速的;即使在2003年4—5月“非典”时期的无序状态下,范老师通过邮箱和校园网仍然收到了学生们的近180篇作文,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收获。这个数字在全北京市也是惊人的。范老师以她的个人魅力言传身教,她的乐观,豁达,开朗,对知识的追求,治学的严谨作风影响着每个人。她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每次活动总是动员所有学生投身其中。即使是最内向,有自卑情绪的学生也能变得开朗大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许多学生毕业之后仍念念不忘范老师当年的教诲,这些对他们的学业兴趣、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时时回忆起和老师朝夕相处的日子,并尽一切可能来看望范老师。
今年四月的一个下午,范老师正上课,仅在课间的十分钟还接待了刚从美国回来专程看望她的学生。学生回忆着当年范老师对她怪脾气的宽容和谅解;范老师忆起她总不交周记,一交就是十多篇稿纸写的小说。
七月初,一位从美国回来特地看望她的学生说,回国时看到当年写有范老师评语的周记本,所有的记忆中的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她的语文基础和素养就是在高中阶段范老师教课时打下的,老师并没有因为她的成绩在当时的理科班并不出色而看不起她,这次回来感触颇深,一定要来感谢范老师。她回忆起范老师给他们上过的课,当时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到国外后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是范老师使她知道兴趣对于做一件事的重要作用,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影响多大。
令范老师记忆颇深的是,2000年冬天,一个下着大雪的日子,中午,范老师像往常一样上完了课,向办公室走去,发现一个浑身是雪的人站在楼梯口,走近一看,原来是自己教过的第一届的学生。连忙带到办公室里。那个学生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范老师,我终于等到您了!”原来,这个学生从国外回来,因为时间紧赶着回去,说什么也要来拜访一下自己的恩师。她对范老师说。这些年来,她在国外读书,很忙也很累,但是一直都没有忘记范老师的教诲,范老师的气质、博学一直是她效仿的榜样,鼓舞着她。平时那些已毕业的未毕业的学生还经常打电话和范老师交流。
在工作中,范老师是一个好同事、一个严厉的师傅、一个认真负责、有创意工作的好组长。校长、书记、主任介绍了几个第一:第一个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奖,为二中争得荣誉;第一个在学校做“研究性学习”示范课,为全校教师做出突破性榜样;第一个在学校做“综合性学习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打开思路;第一个将“研究性学习”理念用到写作教学中,使教学的思路更多样化。第一个代表二中,在区教委校长会上作“研究性学习交流”……
范老师对青年教师常说的话是,“不要有任何条条框框,不要用别人的经验束缚自己,年青人要敢闯。”
范老师常鼓励学校骨干教师的话是,要做到“三要” “三问”。三要:教学上要多动脑,教学计划实行中要多动口;教学后要多动笔。三问:一问教学设计中文本目的达到没有;二问学生是否满意;三问听课同事(人员)有什么见解、建议、意见。
她对全组同志的要求是“五多”:平时备课多下一些功夫,讲课多花一些气力,集体备课多想一些思路,多设计一些教法,课后多做一些积累。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几年来语文组的工作有声有色,在全校是有目共睹的。
她是组长,对于组员们,从来都是无私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心得和大家分享。同时,也培养接班的徒弟,将自己制作的课件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做到资源共享。从来都不会考虑“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她深知“大家好,才能最好”。
范老师介绍了多年来她在教学研究、创作、发表和获奖的文章。我知道她对教学一定深有体会:读书随笔《人世间的慨叹与伤怀》、《我眼中的沈从文》,散文《读书三味》,散文《第十张贺卡》、《划出划入的他》,获奖论文《组织戏剧表演活动的思考与实践》、《在阅读中认知、探索、丰富美的理念》、《大胆创新,探索追求》、《在阅读中认识、探究、丰富美的理念》、《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感悟诗歌教学》、《创造就是语言的生命力》、《做学生扩展知识的铺路石》等。
(2004年9月27日发表于《现代教育报》记者 程小芳 )
欢迎登陆中国教育文学网http://www.edu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