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名师档案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文学名师范锦荣:乘上时代的列车,飞奔 2013-12-26 16:13:29  发布者:闻瑛  来源:校园文学研究会秘书处


范锦荣,女,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东城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自1996年起任北京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研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显著。大量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获奖。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文学教育”之路。其“课本剧编演”“创意学诗”等文学教学形式深受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在国家级课题“文学教育的活动形式与效果”的教学实践中,带领本组教师作了大量尝试,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和锻炼,展现才华。《现代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教育》等报刊先后采访报道。

 

有人说,如果总是回忆过去,就意味着你老了。但我依然喜欢回头看看走过的每一步,因为每一阶段都有难忘的记忆。转眼间,我已走过了35年的教学生涯,在教学上的追寻与探索,可以用“快乐、充实、享受”几个词语来概括。“过去”听上去很遥远,那么,我就从近3年说起……

创意设计,展教师智慧之花

如果说,我在文学之路的探索始于热情,始于对语文教学的热爱,那么课改的实施则是对我的教学给予了理性思考与提升的机会。

20079月北京地区进入课改以来,我在文学教育之路上做了许多新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为我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我认为,教师的智慧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深入思考、对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设计上。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让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让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得到极大地发挥。仅以创意读《诗经·氓》为例,我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完成:①有情感的朗读;②串讲理解诗句;③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解析采用的创作手法;④创意发挥,改写。整个设计打破以往教师一言堂的程式化形式。全员参与,将理解、体悟、鉴赏融为一体,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学生创意改写有古诗、律诗,有词《烛影摇红》、《虞美人》,最有意思的是“三句半”形式。学生五人边读边拍着桌子,敲出鼓点,诙谐有趣,又正应和情景与氛围。看着学生配合紧密的表演,听着这些既质朴又恰切的改写诗句,我由衷的感到,培养创造力,提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课改的成功与否是和每个教师的教学思考与教学行为密不可分的的。教学理念一定要更新,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创见性。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全局的掌控能力,做到“心明、眼亮、反应迅速”。

“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中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的教学设计“个性化解读文本《许三观卖血记》”、“适时点拨,旧课新教,学《伐檀》”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尊重个性不同的表达,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借鉴中,获得真切的艺术美感。实际上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教材观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多关注“告知”,教给学生什么,而忽略了学生主动地感知。教师过多地关注“我”怎么上好这一课,而很少关注学生在课上主动获取了什么,往往形成教师将本人对文本的认识强加于学生的局面。即使有些教师能与学生探讨,也是为了师生“求同”。新的教材观的突破在于,将教材作为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的凭借,把学生怎么学放在第一位。所谓“个性化阅读”应该包括学生对不同作家、作品的兴趣、认识;对同一作家、作品的不同解读、认识。教学设计应将学生的多方面阅读兴趣、感知和体悟调动出来,不同的认识互相碰撞,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才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资源开发,机会与挑战并存

丰富的选修专题实践。课改的冲击波,给我这种已形成固定教学思维模式的“老”教师提出挑战。高中必修模块后开设选修课,“新课标”明确规定“不能将选修上成必修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选修课前无教法、学法,各地先行试验区教材不一,没有任何可借鉴的依据。

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的新名词、更多的专题、更新的专业知识体系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如史传文学、报告文学、儒家(孔孟)经典、诸子散文、辞赋骈文、唐宋古文、唐诗宋词、红色经典、文学与乡土、京味小说、鲁迅诗文、毛泽东诗词、欧美经典及西方现代小说等。这些内容的加入,又促使我深入研究选修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我和同组教师归纳的“三结合”选修法:①教师示范与学生研讨结合;②精读与泛读结合;③讲读与自读结合。特别是“红色经典”作品的“蜻蜓点水”阅读法,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作品精读,并辅以教学电影《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观摩,使严肃、繁杂的专题研究融合进时代元素,结合时下流行的新“红色”连续剧《潜伏》、《暗算》、《敌营十八年》等,比较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人物,或不同时期同类作品中人物、创作手法等。整个教学过程所花时间不多,但产生的影响深远,学生论文张贴在展板上,引来全校师生驻足关注。

富有冲击力的网络资源开发。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结合,更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形成头脑风暴。借助北京高中选修网的平台,我带领本组年轻教师和全年级学生参加北京市“网络资源与开发”的课程实践。结合我们确定的选修专题《伟人诗魂——毛泽东诗文赏读》、《酒神圣歌——戏剧鉴赏与表演》、《欧美经典小说品读》、《西方现代小说品读》、《张爱玲作品研读》、《胡同文化研究》,学生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空间中积极参与课题的讨论、评议,逐步提升了感受、认知、体悟的能力。

虚拟课堂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做了有效的整合,也为具备各种资质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虚拟课堂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提倡教学思维的开放与多元。对同一问题的见解提倡多元与互动,激励与欣赏。让每个学习个体都能从自己的体悟、理解出发,通过对文本多角度解读,丰富内心世界。

我们惊喜地发现,在现实课堂中,一首诗、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分析点,在虚拟课堂中可以转化为多个点。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作为“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关注作品的角度。学生的参与状态已经从现实课堂中常见的怕说、羞说、懒于说,变为在虚拟课堂中的要说、敢说、争着说;我们更看到,套话、空话少了,真话、实话多了,学生在我们面前、在自己的同伴面前勇敢地敞开心扉,为我们呈现出了他们或稚嫩、或青涩、或新奇、或独到的感悟。这一切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让我和同事们体会到课改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让我们从陈旧的思维与形式中挣脱,找到全新的突破。学生积极投入的热情,易学、乐学。且相互之间激发灵感,共享资源。这种开放的学习形式使生生、师生、家庭社会实现多角度全方位对话,使教育的界限向无限扩大,使研修的领域扩大,课内向课外无限延伸、拓展。“解放”了教师,“激活”了学生。学生总结为:新颖,自主,获益匪浅。

不懈追求,享受教科研硕果

课改实践的三年中,市级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了三次,我做了三次发言,同事们四人做了7节市级公开课。京版、人教版两套教材,我们探索出一条融通之路。20081月至4月完成的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验项目获得市教育学会表彰。在这三年的教学中,我着力研究的问题:(1)转变教师角色,在教学中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避免“告知”。(2)如何在继承传统中的优秀做法和开创新的教法方面找到平衡点、契合点。(3)形成新型的教材观,探索从过去的如何“教”教材,到现在的如何“用”教材。(4)真正将“教材是个例”做到实处,创出新路。我深深体会到,要让新课标的教学意识深深扎在心里,重新确立教材观、教学观,是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我的教学体会和实践汇聚成教学论文和反思:①相信学生的能力——个性化解读文本《许三观卖血记》②给学生创造发挥的机会——创意读《诗经·氓》③适时点拨,教师参。与、组织、引导 ——旧课新教,“学”《伐檀》④教材是个“例”,“例”什么——重温《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解悟知识分子情怀⑤以读代教,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以读代教,点拨提升——《红楼梦》选读教学体会⑥在教学设计中提升对选修专题的认识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些论文描绘出我对教改三年来从必修到选修的思维曲线,刻录下我的每个阶段的行进的脚步,表达出教学中兴奋地发现和学生给我回应的美妙感受与激励。

设置激发学生思维、发掘学生学习潜质的论题:“文韬武略有贤士,国安朝盛在明君”,“危急之秋忠臣在,悲喜命运各不同”,“异地他乡君路,任重道远奋力行”,“史迁倾情绘长卷,妙笔成花写真情”,“优柔寡断为仁义,沽名钓誉失鸿门”,“信念与意志铸就大漠孤魂,威逼利诱难撼铁骨诚心”……这些论题点燃起学生内心的求知火焰,使之激情投入、参与。组织的教学活动:我谈流行语、我们这样读鲁迅、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热门作家、专家、名家专题讲座等都围绕凸显学生关注焦点和兴趣点进行。这一切归结为:选题“精”,活动“广”,过程“活”。这一切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师生的交流不再是传统课堂的“传授”,而更像是智慧的展示,心灵的晤谈,内心需求的释放。这一切让师生、让生生在碰撞中产生新的思维、获得新知。这样的课堂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年中,我将教师的论文、课堂实录,学生的读书笔记、虚拟课堂的评点文章编辑成册,如《穿越时空的课堂实录——选修专题“伟人诗魂”》、《会思想的苇草——北京二中学生读书笔记手迹》、《载欣载奔——北京二中教师论文教案手迹》、《魂·信仰——红色经典选修专题论文》。应该说这三年是我教学生涯的飞跃之年,是教学理论意识呈现之年,更是教学智慧大丰收的三年。看着自己和学生在三年中的论文、教学手记、读书笔记结集成册,一点一滴的体会汇聚成篇篇文章,抚摸着厚厚的书籍,由衷的感到欣慰、满足、自豪与幸福。

辉煌代表过去,创造开拓未来。我只有用更加不懈的努力,更高标准的追求,继续我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我愿意和全国教师一起,继续我们在教学上的探索。也祝愿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之花,像天上的繁星散落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结出丰硕的果实。

 

【访谈】

 

问一:新的课程标准对课程提出了一些要求,特别是校本课程,您是怎样认识的?有哪些做法和收获?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多套教材的出现对教师已有冲击,而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更加具有挑战性,对教师专业的拓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做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而教师也要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定位。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既体现了一个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广博性的掌握,也体现了对其内容的深入研究能力;对教师在出了大学校门之后的“自得”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开设校本选修课、能开多少门选修课,更是一所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的体现。

我对校本选修课的定位是:选修课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兴趣提高、视野打开、思考深入的一门既“专业”又“非专业”的课程。就语文选修课而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这一点首先缘自我对学生偏爱阅读某单方面的书而言。“视野开阔”和“深入思考”是紧跟前一问题提出的。多读书、读哪一类书,怎么去读、读出什么,对很多中学生来说都是未知数。作为教师,可以利用选修课的时间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

我开设的“张爱玲作品导读”“日本文学中的唯美追求”“读历史经典,看《汉武大帝》”等选修课,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为什么选择这些选修课专题,首先是出于对文学界现象的考虑。2004年以来,出版界出版张爱玲作品的时候,也推出了胡兰成的散文作品《今生今世》。这个时代的青年并不了解胡兰成;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并不知道他如何逃出大陆,落脚日本,到台湾的生活,所以有必要去了解。在这一点上我和学生是同步的。其次,2004年以来,张爱玲作品的改编也越来越多,电视连续剧、电影、舞台剧一个接着一个,《半生缘》、《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色·戒》……但能够做出评论的并不多,而张氏的作品风格是否就是改编后呈现的风格,如何看待原著与改编,也是我们对作者与作品应持的科学态度。第三,我查阅了一些网站,他们对张氏的作品只有一些感慨性的表述而缺少理性的认识、讨论。我自己还是在八十年代初,大陆首次介绍张氏作品时看到她的作品,也很想将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和别人交流一下。于是就选择了这样一块看来很热、很烫手的山芋。目的是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作品风格的探讨,对相关史料、背景的深入研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以期引发他们的兴趣与思考。高二上学期我又选择开设了“日本文学中的唯美追求”专题。一是因为教材中涉及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作品。二是现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渡边淳一等人的作品也是学生爱读的畅销书。我试图将近代、现代、当代在日本有影响的几位作家的作品加以比较,使学生对日本文学有一粗浅了解。而学习历史经典作品,指的是研读《史记》、《汉书》中的重要篇章。当时电视台正在放映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有待提高,正好可以借助连续剧将文字与剧情联系起来“阅读”,以提升文言阅读能力。学生对我的选题很有兴趣,和我一起研讨,也很深入。

我认为:选修课专题的选择要做到几个结合:一要结合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个人爱好、兴奋点,不要额外增加教师工作负担。二要结合学生有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兴趣点,不要让学生觉得没意思。三要结合社会有影响的热点。热门话题肯定会吸引眼球,同时有助于引导。这三个结合点找到后,开一门校本选修课的难度会大大降低,教师就能够做好学生扩展知识的铺路石

问二、选修课的开设肯定会对学生发展兴趣,拓宽视野有好处,但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开设校本选修课的关键是对学习资源的开发。我称为“借力”。除了教师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做专业引导之外,学生是校本选修课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借助学生的兴趣,深入挖掘,既能利用这份资源,又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达到让校本选修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的目的,以利于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如何借力,如何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我做了一点尝试。在开设《日本文学的唯美追求》时,需要介绍日本民风、民俗和日本的发展历史。巧的是,一位学生自小学四年级起就随父母多次往返日本,熟悉日本的风土人情。因而我请她从衣食住行,中日交流、文化差异等方面做介绍,照片都是她自己亲自见到的真实情景,比我在网上搜寻资料要来得亲切自然的多。另一位学生对日本历史非常感兴趣,自己读了很多书,他的讲解,更加贴近学生。这两个学生的参与,既解决了我课上要探讨的问题,又发挥了学生的优势,他们的所得对大家都有所启迪。

开设《沈从文作品研读》选修课时,一位学生介绍了他读沈从文作品的经历。他父亲有个书柜,好书都放在最高处,他趁父亲不注意时拿下来都看过了。其中就有沈从文作品。 2001年,在网络资源还很缺乏的时候,他做了精美的演示文稿,向同学介绍湘西的风土特色,展示作品中描绘的湘西风光,让我和同学们大开眼界。

学生对武侠小说的改编,影视界的明星成长经历,影视采用的科技手段等等都很熟悉,对灵异小说也有偏好,我借此开设了“影视作品研究”选修课,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展现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让每个人的研究兴趣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交流,获取更多的钦佩与赞叹,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审美能力。当学生对所研讨的问题感兴趣时,谈认识,写论文只是将他们的感性认识理性化,谁还认为是负担呢?

校本选修,是有待教师发掘的又一丰富领域,只要我们努力钻研,找到教师、学生的契合点,就一定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做出贡献。

 

(此文发表在《北京教育》20112期)

 

 

 欢迎登陆中国教育文学网http://www.eduwx.com

上一篇:文学名师范锦荣:翱翔于文学教育的天地
下一篇:文学名师范锦荣:指向月亮的手指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