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名师档案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岁月如歌——语文教育家于漪 2013-05-26 18:37:50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编辑


    于漪-中国教育文学网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6卷)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于漪语录】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教育思想】

 

于漪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内容
 

   (一)于漪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
    于漪老师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一直扎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她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于漪以她特殊的个人经历,成就了她的“通才”优势。为她高屋建瓴的思想的发散性、多元性、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她的理论建树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她的理论建树,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她广博而深厚的学养。
    构成于漪理论学养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唯物辩证法,构成于漪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第一要素。于漪在这方面有深厚的功底。翻开于漪的理论著述,随处可见对马克思理论的援引和论证,她的“学科性质人文说”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之上的。她以“建立中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为己任,而这个“体系”的“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于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保证了她的思考和阐释始终处于科学的哲学层面,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洞察社会和教育的变迁,预见发展的大局,不断推出创造的硕果。
    2. 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如果把于漪的教育思想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如同光照,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思考角度和科学的方法论。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则是其扎根的土壤,为之提供了丰富营养以及深厚的文化底气。
    于漪的学生时代,不仅打造了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同时雕塑了她作为文化人的基本品质,也积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养底蕴。于漪的教育生涯和丰富思想,深深地浸润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多种精华养料,通过她在人生实践中的感悟与时代精神的淬火交融,而集于一身,自成一体。
    3. 注重吸收当今国外先进思想的经验
     一棵理论大树的开花结果,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还需要多种有机物提供生长必需的养料。于漪的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也离不开外来先进文化学术理论的滋养。于漪的学术观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境界。正是在这一点上,于漪表现出了一个中国教育家的自信和成熟。
    于漪的理论之树千丝万缕地植根于肥沃的实践土壤,因此,她的教育思想也如生活之树一样,永葆着青春的生意与蓬勃的长势。
   (二)于漪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几十年来,于漪老师始终投身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探究和思索,使她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她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时代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1. 时代性
    于漪老师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她认为“社会在前进,教育必须具有时代性”。为此,她提出了“三个制高点”,即,一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要勇于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要增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责任意识。三是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要善于吸收先进养料,敢于与发达国家竞争。站在上述三个高度,于漪老师又提出“三个瞄准”,即,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搏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2. 前瞻性
    于漪老师认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教育必须克服浮躁,要有前瞻和远见,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由此她提出了“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培养学生就得精心研究学生,研究今日的学生,研究明日建设者的形象。
    为此,于漪老师提出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完善人格。教师心里要装国运、装教育、装学生、装责任、装追求。教师身上挑着千钧重担,一头挑的是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的是祖国的未来,这就是教师工作的整个世界。
    3. 创新性
    于漪老师认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她提出“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身体力行,摸索出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可供操作的方法、途径,从而构建起一个教育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工程。
    于漪老师提出的“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两代师表一起抓”;“社会上流行的,学校不一定都提倡;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一定都允许”等,形成了二师的特色。杨浦高级中学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营造“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塑造“以强烈的责任感、睿智的文化判断力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为特征的学生群体形象”,努力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于漪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且其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她的教育思想立足点高,覆盖力强,生命力持久。构成她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部分。
    1..教文育人,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于漪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教文育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她的标志性思想是: ——“教师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
    于漪老师认为:“最根本的是自己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对党对社会主义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教师胸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
    ——“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和可靠接班人,教师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教师就必须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做出表率,为此,于漪老师提出“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于漪老师以此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2.树魂立根,植根学生的理想信念
    于漪老师提出育人要育心,浇花要浇根,要培育学生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这个“魂”,立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个“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她的标志性思想是——“在学生心田‘植根’”
    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轻语文、重外文”的现象,于漪老师指出:“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也许不多久就会完全被其他语言所代替!”为此,她呼吁:还民族语言之光彩!要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田做“植根”的工作,植爱国主义的根,植民族精神的根,植志向的根、理想的根,植良好道德情操的根、健康人格的根。
    ——“用爱心培育爱心”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于漪老师强调要用“爱心”培育“爱心”,帮助学生增强树魂立根的内驱力。
    ——“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分数决定一切的现象,于漪老师呼吁,要从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重智轻德的重围中“突围”出来。教育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育分”。她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以奠定树魂立根的素质基础。
    3. 重视学习先进文化,培养文化判断力
    于漪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面临着丰富而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判断力教育不能停留在使学生接受与积累知识的水平上,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判别、取舍各种文化现象,就必须引导他们重视学习先进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判断力。
    ――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
    于漪老师深情而强烈地呼吁:“学校、教师对学生文化生活不能漠然视之,要精心引导他们往高处追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学生的文化信息渠道已经远非书本和课堂所限,要教会学生在接受与体验文化的过程中善于对文化信息识别与取舍、评价与更新,引导学生成为理性地利用和发展人类的思想文化去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主体。”
    ―― 努力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
    于漪老师深刻而有远见地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帮助学生认真执著地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学生主体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文化判断力,就更容易去接受先进文化,深化文化评判,朝着理性和德性的文明方向发展,就会不断提升思想,陶冶情操,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优美的心灵,从而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选自百度)



解读《岁月如歌》——于漪

 
    于漪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为了迎接第23个教师节的到来,上海教育出版社特推出《岁月如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以下解读,皆引自本书),于漪回忆录,回顾这位优秀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为青年教师、为教育事业留下一笔财富。
    一、回望――启迪我们
    于老师,坎坷一生。杰克•韦尔奇在《赢的答案》说:“事业的成功之路漫长而多舛,较少有一帆风顺的。这条路曲折向前,时断时续,有时候还要经历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坎坷。在这里,汗水和能力至关重要,而运气有时也能发挥一定作用。”当读完于漪老师自述时,忽然想起上边的话,何其相象也。同时,也惊得一身冷汗,我们“在路上”,唯坚信经历汗水才出能力,有无运气亦当自强。
    于老师,研修一生。“于漪的课堂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变化多姿,灵活多样,从来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上海的张撝称道于漪为‘没有固定模式的特级教师’。于漪这独具特色的、没有固定模式的个人教学风格,可称之为‘无恒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对语言教学多功能的认识,组成了一种立体化的课堂结构。(207页)因此,这“无恒”,就是“常将讲、思、答、议、评有机结合起来,常取启发式、学导式、自学式、三主式等有效模式之长而自成风格,独为一体。(209页)”创立了“点、线、面、体”教文育人立体教学体系,“点”即课文,每课必精心设计;“线”即文体,即成序列又统筹兼顾;“面”即全局,对目的、任务、内容、训练作总的科学安排;“体”即文章的文与道,情与理、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彼此交融,熔于一炉。(208页)
    于老师,剔透一生。于老师一生与语文结缘,终于破解“人的语文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得来,在优秀范文的阅读中感悟、品味、思考、理解,随着所感、所悟、所得的潜移默化所生成,并具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品格以及具有自己个性的语文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潜移默化是语文能力生成的基本规律。”(231页,柳斌语)于老师走得何其艰难,如鲁迅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展望“师之蕴”青年语文教师必将一路坚定,一路坚实!
    于老师,成就一生。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说:“成功缘于一种态度。”于是我就想,怎样诠释这“态度”,吕老说“人们常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认为这句话应倒过来讲,战斗不息,生命不止,一个不断追求的人是不会老的。”找到答案了。如于老师说:“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伤痕有欢乐,有失落有收获……教育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封面,于漪语)所以,我与成员们感受:思想者,岁月不老!
    二、感悟――勤修践行
    (一)沉入文本
    俄罗斯小说家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的个人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会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就是‘感情的传染’。”(24-25页)
    (二)语文的门儿在哪儿
    “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225页)“非科班出身”的于漪一开始就认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底子……实现“三年磨一剑”的目标……为终身从事语文教育而强化专业地基。一、自学高中语文教学涉及的各种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并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为标杆,迅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向实践、向同行和学生学习,用10小时、20小时准备一堂课,《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备30多个小时,反复钻研数十篇、上百篇教材,用规范的语言写成教案,把课上要讲的每句话背下来,再脱开教案讲课,课后写教学后记;三、结合自修语文的深切体验,关注当时语文教育思想的论争,留意教学改革的动向,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她下的工夫中,苦读苦练、天天“明灯伴我过午夜”的板凳功固然令人钦佩,但她的田野功、特别是反思功更为可贵。同样是从教育田野上闯过来的顾泠沅,常说于漪第一年撇开任何“教参”逐字逐句写教案,第二年搜罗所有“教参”改教案,第三年整合新的体验再度重写教案,改行三年就成为语文骨干教师。这一概述也许偏简,但是由这类个案导出的“实践+反思=成功”的教师发展“公式”却很有哲理意味。(222-223页)
    “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常顿然有所悟:这就是语文!”(34页)
     (三)目中有人
    “教学,教学,教在学生身上起作用……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学习……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手中必须牢牢把握两个实际,一是教材的实际,一是学生的实际。这正如‘矢’和‘的’一般。”(38页)“教学中有三个因素,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115页)“教书必须教心,教心必先知心。知心不仅仅是了解学生而且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学生信任了你,才会对你袒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201页)
    了解学生的方法,“常用的是: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38页)“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80页)
    “所谓目中有人,就是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谱,这个谱是活泼鲜跳的,多姿多彩的,一个人一个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平等相待,带领他们在求知的海洋中遨游,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真正主人。”(116页)教师的“教”作用于学生,“研究学生,激励学生,雕塑学生,其育人的向度是全方位的”(203页)。“了解学生,是为了和他们的心弦对准音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40页)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质量”。(224页)为了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于漪老师在“发现”上下功夫;在理解上下功夫。(40页)“要培育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要练就一副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与潜力,善于‘长善救失’,把隐藏的种种潜力变为发展的现实……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也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的乐趣。”(80页)
    “音调”不是固定不变的。(42页)“时间是孵化器,一节节生动的语文课孵化出了感情。”(77页)
    (四)课堂目标
    “驾驭课堂的主宰应该是教学目标。” 把握课堂目标,一是“改变多目标导致无目标的情况”。二是目标明确、具体、切实可行,“三维”分开为了好把握,过程之中必须有机结合。为此,要抓文章基调,抓最动人最精彩的笔墨,抓文章特色。三是内容不可与目标脱节。“我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明确,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以目标为主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详略的处理,舍得割爱。”
    “让课堂生活产生持久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对生活有执著的追求,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204页)“教学不是一次完成,它有连续性、层次性、阶段性、反复性,要按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分步走。不能有多少内容,就教多少内容,像用水浇菜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整桶水浇菜,必然将菜连根带叶一直冲走。”(44-48页)
    “什么叫真正懂?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算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真懂了。”(66页)“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206页)
    (五)什么是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方面多综合性强的学科。从知识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从能力说,有读、写、听、说等。就语文本身来说,要考虑语文各类知识、语文各类能力之间的关系;就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又要注意配合、依存、渗透与促进……语文课当然要以语言文字智育为核心,但根据教材个性特点与学生成长的心理需要,应融合德育与美育。上课不应单打一,应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让语文课既有扎实的语言功力,又有闪光的育人风采。”
    (六)为道而教
    于漪语文教育改革的“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其理论基础既有古代文论的渊源,又有现代教育学的依据,即“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文道统一,以道育人。”“语文教学要善于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教,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理解,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提高。”(216-218页)
    (七)自我反思/研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91页)“于漪想而行,行而思,思而说,说而写,提炼成以语文教育理论探索为轴心的各类著述,数量可观。于漪的语文教育理论,浸透了于漪从教与学两方面行动中汲取的智慧。”(223页)
    冯至“愧我半生劳倦眼,为人为已两蹉跎。”学一点,消化一点,日积月累,真才实学大有长进。1、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力求正确理解,学得深入,用能浅出。2、紧扣一点深入学。3、拓开视野广泛学。(91-97页)思想境界,语言素养,以及教育理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三者不可或缺。(200页)
    青年教师培养是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问题。于漪当校长,采取教育教学评优的办法,组织岗位练兵。组成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学校成立教育教学评优委员会。然后校长集中全力听课,以滋养教师的心灵,将生命感、价值感、使命感唤醒,诱导他们发挥教育的创造力。(160页)
    (八)“教后”究竟记些什么?
    记“教”记“学”,记“得”记“失”。记学生表现种种,记学生长进,思想的火花,“我为谁教课?为学生。”记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记“心得”,记“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记失误。记对教法的选择与运用,等等,记得久且多时,串联起来,就对某一方面通透了。“教学工作犹如永不休止地登陟高山群峰,写‘教后’则好似清代诗人郭麐描写其登山的一句诗:‘一步一陟一回顾。’”(98-100页)
母语与“两纲”――“教在今天,想到明天”。(109页)
    “母语教学影响人的一辈子”(107页),“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它蕴含着民族情结,传承着民族精神,对学生成长、文化素养、人格完善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教学的地位必须争,它不仅是语言文字技能技巧的问题,而且是培育中华文化根的育人大问题。”“汉语本身是非常优秀的语言,是双脑文字,具象,灵动,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像爱护眼睛爱护身体一样。从小有了这份情感,就会增强国家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也会增强作为公民的责任感。”(108页)几十年语文及学科性质之争,到20世纪终于认识到:“语言不再是单纯的载体,反之,语言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形成者。”于漪老师渐渐形成了语文“人文性”的想法,接近了语文的本质。(110-112页)
    “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新世纪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结束语
    拜读《岁月如歌》,如与于老师聊天,一清如水,但我还是有功利的,为“师之蕴”人寻找青年的需要,成长的支点,和发展的方向。当我在学、做、写“师蕴”的视野搜索下来,发现自己的文字已经很多余,于是便把摘记串联起来,如上。
    但是,我还是舍不得那些精美的文字,诸如:
    有的事看起来细小,要真正做好,必须有责任大如天的意识(133页)。爱和责任是铸造韧劲的原动力(69页)。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211页)。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13页)。文章是用心写的(19页)。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161页)教育事业就是榜样的事业(70页)。
往往“自欺”比“欺人”还要多。(188页)
    最后,结束读书摘记时,还是重温“于漪说,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应该是‘师风可学’,又‘学风可师’。教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要紧的是功底、视野、驾驭力……坚持把零星的宝贵时间有计划地用上,每天坚持半小时、一小时,一日不多,十日许多,天长日久是可观的。”(224页) 

 


 


 

上一篇:文学名师陈友中:似一缕春日的阳光
下一篇:文学名师王岱:一份盛情的邀请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