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
2013-04-23 11:42:17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 高鸿宾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应从语感的层次出发,构建语感训练课堂模式,采用吟诵涵咏、品味语言、联想想象、体验感受、读写结合、博览精读等具体手段。
关键词:语感 阅读教学 模式 手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感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利于学生感知文章规范的结构、铿锵的音韵、错落有致的语言文字,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领悟人生哲理,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因此,语感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
何为语感?简而言之,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具体地说,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也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正确的丰富的理解能力”(叶圣陶语)。
关于语感及其培养,语文教育界同仁已有许多的精辟的阐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是对语感研究某些领域存在空白:对语感发生过程及内在机制不清楚,语感训练模式缺乏,语感训练手段实效性不强。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呢?本文就上述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略陈拙见。
首先,从语感层次出发,构建语感训练课堂模式。
语感总是和个人的具体经验、具体感受渗透一起,常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从语感的生成过程看,可以分成三个等级层次:再现形象,品味意蕴,探究理趣。再现形象,指在阅读文本时,读者在脑海中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画面。如阅读朱自清的《威尼斯》从“威尼斯是海中之城”,“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这些语句,能在脑海构造一幅威尼斯的画卷。品味意蕴,指阅读作品能读出作品所蕴藏深层情境。如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能想像春天的生机勃勃,百花争艳、春意盎然,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欢和内心的愉悦,同时,明白一个“闹”字,在修辞上运用通感手法,化无声为有声,接通不同感觉器官,语出意外。探究理趣,指读作品能把握语言材料所蕴含的哲理和启示。如朱自清《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段描述性文字蕴含了这样的哲理信息:山草虽“小”而“嫩”,但它必然钻出来,新生事物开始很小很弱,它必然会蓬勃发展;给人的启迪:人对事业只要有“钻”的精神,也终会走向成功,根据以上对语感层次的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将语感知识化、技能化,构建语感训练模式:初读——品读——美读——写读。
初读:通过朗读和默读,初步感知言语材料,概括语境,领会主旨。
品读:联系生活经验,合理联想想象,组合图象。揣摩比较,增删移改,领会语脉,从言语特征探索作者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如词语锤炼、句型的变化,声韵的和谐,修辞的精妙,技法的创新。
美读:通过言语的音声在口耳之间的传送,进一步加深读者作品语言的外部语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
写读:读者用文字把自己的品悟语言的感受、思考、领悟写出来,养成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形成语感积淀。
讲授《天净沙·秋思》可做如下教学设计:
①听录音,观看画面,指导学生概括语境,粗知全诗内容。
②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连接诗意象,在头脑中组合成连续活动的立体画面。
③讲解提取中心句、重点词的要领,指导学生比较、揣摩。
④指导学生利用关键句、重点词提挈全篇和提示读者作用,解读艺术形象,意会含蓄内容。(开篇两句)
⑤配乐感情朗读、背诵。
⑥指导学生口头或书面作文。
以上设计按照语感训练模式,使语感生成过程成为技能化、知识化过程。走出语感训练的“沼泽地”。
其次,掌握语感能力训练的方法。
(一)诵读涵咏
诵读,指朗读和背诵。曾几何时,阅读教学从字、词、句、标点、修辞、语法讲到结构、段落大意,事无巨细,滴水无漏,但收效甚微,学生难以长进,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内在规律。因此,必须还我朗朗书声,返朴归真,把力气花在朗读和背诵上。
朗读是培养语感重要途径。朗读通过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中艺术形象,体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引起感情共鸣,从而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这里的朗读,是指必须依据对文章的理解感受,错综地使用高低、强弱、缓急的强调,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把文章中心、神情理趣,在声调中曲折地传出来,让读者耳与心谋,得到深切了解,不知不觉中,文章内容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样的语段: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了,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指导学生品味这段话,首先明确涵泳此话旨在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其次明确此文段情绪基调是“悲愤”。再次,指出三个排比句应一贯而下,节奏徐徐加快,“中国去掉了很好的青年”,应重读,语调应以压抑为主导。掌握了朗读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重要环节,我们可以的从中外文豪身上找到佐证。巴金曾说《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之一。他说:“我有两百多篇文章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对文章产生这可样的认识?巴金先生解释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巴金先生对于《古文观止》中两百多篇文章,既没有强记过老师的分析,更没有钻过题海,而是得益于这两个“慢慢地”。正是因为巴金先生从阅读、进而背诵、进而欣赏、进而模仿,方才悟出真正读书之道。这两个“慢慢地”形象地揭示出语感教学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感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熟读和背诵。
(二)揣摩词句、品味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语感因素强的句段,让学生进行增删改换,比较揣摩,仔细领会语境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妙处。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荷塘月色》)。
从用词来看,“泻”字便是极佳的一例。它与流水的比喻十分协调。用“流”有重复之病,用“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月光是无声的,这里的意境是极宁静的,所以用“流”与“淌”都显得意味不足,无法生动而传情地将那片清澈的月光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里的三个比喻句也简洁精到。流水,令人想见月光的清澈。牛乳,令人想到月光的皎洁润泽;轻纱,又使人觉得月光的素淡柔和。短短几句如此传神,不通过品味语言的表现力便无从体察。比如《荷花淀》中一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其中一个句号味道无穷。这个句号表明了水生嫂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建功立业的一腔朴素激情。如果改为逗号,其意义和形象就大不一样了。
阅读课文,要领会其中丰富的情感,捕捉其中细腻的情趣,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这是阅读活动所追求的一种较高的境界。如: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一些草原,简直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内蒙访古》)。
这是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阅读时很可能匆匆而过,不加留意。但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作者对今天塞上农业发展的赞美之意和内地农业技术传播到边塞的欣喜之情。如果和后文感慨于民族纷争,期望民族和睦等内容联系起来,那就可以进一步领会到,这一段文字其实是打开全文底蕴的“文眼”所在。
(三)启发想象联想。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从某一种意义来看,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阅读时,读者要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再现或再造记忆中的有关表象,进行加工、丰富和补充,并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相似相关的内容,产生形象的感知,从而进入作者描绘的艺术境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联想与想像创造出血肉丰富的人物形像,而读者也须借助联想与想像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才能接近作品的旨趣,如《荷塘月色》中“袅娜”一词,字典上是作“柔软细长”解,而语感能力强的读者在读“袅娜”时,会调动已有生活积累与知识经验,眼前浮现出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细枝,神话里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这是因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的结果,语感也就非常具体生动真切了。
(四)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联系生活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是古代学人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小程水驿中”。王夫之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的密切联系,即使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讲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唤起学生对语言表象的多种感觉。形成立体交叉、多维的语言表象情境,诱使学生各种感觉同时进入兴奋状态。通过图象、声音,促使学生感悟语言符号的音律美、节奏美、情趣美,强化学生对文字表象的感悟。如讲授《沁园春·长沙》运用多媒体展示,岳麓山满山枫林,湘江上百舸争流,雄鹰展翅翱翔,鱼游碧水,橘子洲竞渡,再配合播放配乐录音朗诵,营造一种昂扬乐观的气氛。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表象与眼前语言符号找到结合点,对语言文字感受增添了一层亲切感和领悟力,对文中主旨和感情的领悟也便水到渠成。
(五)读写结合
勿庸置疑,读是写的前提,但写是读的运用和结晶,带着写的目的去读,效果会更好。曹雪芹在巨著《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道出为诗之道:《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两百首老杜的七律诗,再次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两百首,然后把陶、谢、阮、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里面的读,是带写的目的而读,这种读更注重语感的体会和把握,有利于增加语感的深度、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自己揣摩,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形式上、从语言上,给学生熏陶和启迪,学生以优秀的言语材料为样本,把它的言语和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再生成自己新言语。从模仿借鉴中强化语感能力。
读写结合不止上述思路,可以默写、改写,可以规定情境仿写,如学习《荷塘月色》布置作业后,运用通感手法,描写“春雨”、“秋风”,以“写”巩固“读”,形成语感积淀。
(六)博览群书,厚积广储。
刘勰曾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随地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从而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得奋斗的力量。从思维角度看,语感思维是从语言经验模式为契机的主体,对语言主体的直接感应,阅读也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谈不上语感。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指导学生涉猎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对名家名篇,了然于胸,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犹如蜜蜂采蜜,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同欢乐,共忧思,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日月积累,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情趣,把握了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感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还必须与传授必要语言知识相结合,因为没有知识的含量的感受体察,是盲目探索,会事倍功半,丰富的语言知识。尤其是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接受心理学、学习学所提供的对知识对语感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帮助,对语感的生成和发展的敏度、深度、广度、速度具有巨大的影响。
参考书目: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语文出版社
《阅读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
《现代阅读教学论》韦志成,广西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论创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洪镇涛,湖北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唐正立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应从语感的层次出发,构建语感训练课堂模式,采用吟诵涵咏、品味语言、联想想象、体验感受、读写结合、博览精读等具体手段。
关键词:语感 阅读教学 模式 手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感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利于学生感知文章规范的结构、铿锵的音韵、错落有致的语言文字,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领悟人生哲理,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因此,语感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
何为语感?简而言之,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具体地说,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也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正确的丰富的理解能力”(叶圣陶语)。
关于语感及其培养,语文教育界同仁已有许多的精辟的阐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是对语感研究某些领域存在空白:对语感发生过程及内在机制不清楚,语感训练模式缺乏,语感训练手段实效性不强。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呢?本文就上述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略陈拙见。
首先,从语感层次出发,构建语感训练课堂模式。
语感总是和个人的具体经验、具体感受渗透一起,常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从语感的生成过程看,可以分成三个等级层次:再现形象,品味意蕴,探究理趣。再现形象,指在阅读文本时,读者在脑海中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画面。如阅读朱自清的《威尼斯》从“威尼斯是海中之城”,“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这些语句,能在脑海构造一幅威尼斯的画卷。品味意蕴,指阅读作品能读出作品所蕴藏深层情境。如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能想像春天的生机勃勃,百花争艳、春意盎然,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欢和内心的愉悦,同时,明白一个“闹”字,在修辞上运用通感手法,化无声为有声,接通不同感觉器官,语出意外。探究理趣,指读作品能把握语言材料所蕴含的哲理和启示。如朱自清《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段描述性文字蕴含了这样的哲理信息:山草虽“小”而“嫩”,但它必然钻出来,新生事物开始很小很弱,它必然会蓬勃发展;给人的启迪:人对事业只要有“钻”的精神,也终会走向成功,根据以上对语感层次的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将语感知识化、技能化,构建语感训练模式:初读——品读——美读——写读。
初读:通过朗读和默读,初步感知言语材料,概括语境,领会主旨。
品读:联系生活经验,合理联想想象,组合图象。揣摩比较,增删移改,领会语脉,从言语特征探索作者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如词语锤炼、句型的变化,声韵的和谐,修辞的精妙,技法的创新。
美读:通过言语的音声在口耳之间的传送,进一步加深读者作品语言的外部语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
写读:读者用文字把自己的品悟语言的感受、思考、领悟写出来,养成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形成语感积淀。
讲授《天净沙·秋思》可做如下教学设计:
①听录音,观看画面,指导学生概括语境,粗知全诗内容。
②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连接诗意象,在头脑中组合成连续活动的立体画面。
③讲解提取中心句、重点词的要领,指导学生比较、揣摩。
④指导学生利用关键句、重点词提挈全篇和提示读者作用,解读艺术形象,意会含蓄内容。(开篇两句)
⑤配乐感情朗读、背诵。
⑥指导学生口头或书面作文。
以上设计按照语感训练模式,使语感生成过程成为技能化、知识化过程。走出语感训练的“沼泽地”。
其次,掌握语感能力训练的方法。
(一)诵读涵咏
诵读,指朗读和背诵。曾几何时,阅读教学从字、词、句、标点、修辞、语法讲到结构、段落大意,事无巨细,滴水无漏,但收效甚微,学生难以长进,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内在规律。因此,必须还我朗朗书声,返朴归真,把力气花在朗读和背诵上。
朗读是培养语感重要途径。朗读通过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中艺术形象,体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引起感情共鸣,从而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这里的朗读,是指必须依据对文章的理解感受,错综地使用高低、强弱、缓急的强调,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把文章中心、神情理趣,在声调中曲折地传出来,让读者耳与心谋,得到深切了解,不知不觉中,文章内容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样的语段: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了,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指导学生品味这段话,首先明确涵泳此话旨在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其次明确此文段情绪基调是“悲愤”。再次,指出三个排比句应一贯而下,节奏徐徐加快,“中国去掉了很好的青年”,应重读,语调应以压抑为主导。掌握了朗读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重要环节,我们可以的从中外文豪身上找到佐证。巴金曾说《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之一。他说:“我有两百多篇文章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对文章产生这可样的认识?巴金先生解释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巴金先生对于《古文观止》中两百多篇文章,既没有强记过老师的分析,更没有钻过题海,而是得益于这两个“慢慢地”。正是因为巴金先生从阅读、进而背诵、进而欣赏、进而模仿,方才悟出真正读书之道。这两个“慢慢地”形象地揭示出语感教学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感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熟读和背诵。
(二)揣摩词句、品味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语感因素强的句段,让学生进行增删改换,比较揣摩,仔细领会语境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妙处。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荷塘月色》)。
从用词来看,“泻”字便是极佳的一例。它与流水的比喻十分协调。用“流”有重复之病,用“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月光是无声的,这里的意境是极宁静的,所以用“流”与“淌”都显得意味不足,无法生动而传情地将那片清澈的月光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里的三个比喻句也简洁精到。流水,令人想见月光的清澈。牛乳,令人想到月光的皎洁润泽;轻纱,又使人觉得月光的素淡柔和。短短几句如此传神,不通过品味语言的表现力便无从体察。比如《荷花淀》中一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其中一个句号味道无穷。这个句号表明了水生嫂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建功立业的一腔朴素激情。如果改为逗号,其意义和形象就大不一样了。
阅读课文,要领会其中丰富的情感,捕捉其中细腻的情趣,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这是阅读活动所追求的一种较高的境界。如: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一些草原,简直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内蒙访古》)。
这是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阅读时很可能匆匆而过,不加留意。但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作者对今天塞上农业发展的赞美之意和内地农业技术传播到边塞的欣喜之情。如果和后文感慨于民族纷争,期望民族和睦等内容联系起来,那就可以进一步领会到,这一段文字其实是打开全文底蕴的“文眼”所在。
(三)启发想象联想。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从某一种意义来看,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阅读时,读者要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再现或再造记忆中的有关表象,进行加工、丰富和补充,并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相似相关的内容,产生形象的感知,从而进入作者描绘的艺术境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联想与想像创造出血肉丰富的人物形像,而读者也须借助联想与想像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才能接近作品的旨趣,如《荷塘月色》中“袅娜”一词,字典上是作“柔软细长”解,而语感能力强的读者在读“袅娜”时,会调动已有生活积累与知识经验,眼前浮现出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细枝,神话里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这是因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的结果,语感也就非常具体生动真切了。
(四)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联系生活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是古代学人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小程水驿中”。王夫之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的密切联系,即使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讲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唤起学生对语言表象的多种感觉。形成立体交叉、多维的语言表象情境,诱使学生各种感觉同时进入兴奋状态。通过图象、声音,促使学生感悟语言符号的音律美、节奏美、情趣美,强化学生对文字表象的感悟。如讲授《沁园春·长沙》运用多媒体展示,岳麓山满山枫林,湘江上百舸争流,雄鹰展翅翱翔,鱼游碧水,橘子洲竞渡,再配合播放配乐录音朗诵,营造一种昂扬乐观的气氛。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表象与眼前语言符号找到结合点,对语言文字感受增添了一层亲切感和领悟力,对文中主旨和感情的领悟也便水到渠成。
(五)读写结合
勿庸置疑,读是写的前提,但写是读的运用和结晶,带着写的目的去读,效果会更好。曹雪芹在巨著《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道出为诗之道:《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两百首老杜的七律诗,再次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两百首,然后把陶、谢、阮、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里面的读,是带写的目的而读,这种读更注重语感的体会和把握,有利于增加语感的深度、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自己揣摩,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形式上、从语言上,给学生熏陶和启迪,学生以优秀的言语材料为样本,把它的言语和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再生成自己新言语。从模仿借鉴中强化语感能力。
读写结合不止上述思路,可以默写、改写,可以规定情境仿写,如学习《荷塘月色》布置作业后,运用通感手法,描写“春雨”、“秋风”,以“写”巩固“读”,形成语感积淀。
(六)博览群书,厚积广储。
刘勰曾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随地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从而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得奋斗的力量。从思维角度看,语感思维是从语言经验模式为契机的主体,对语言主体的直接感应,阅读也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谈不上语感。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指导学生涉猎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对名家名篇,了然于胸,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犹如蜜蜂采蜜,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同欢乐,共忧思,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日月积累,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情趣,把握了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感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还必须与传授必要语言知识相结合,因为没有知识的含量的感受体察,是盲目探索,会事倍功半,丰富的语言知识。尤其是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接受心理学、学习学所提供的对知识对语感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帮助,对语感的生成和发展的敏度、深度、广度、速度具有巨大的影响。
参考书目: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语文出版社
《阅读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
《现代阅读教学论》韦志成,广西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论创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洪镇涛,湖北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唐正立
上一篇:历史的机遇 师生的福音——我对英语作文的理解
下一篇:新课改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