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视野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葛浩文:莫言不会外语 不利于宣传 2013-10-15 20:44:32  发布者:闻瑛  来源:新京报 记者 姜妍

 

 
刘震云是他那个年龄的比较幽默的轻松的作家,以我的经验来说这样的中国作家不多。 ——葛浩文

  又是一年诺奖时,被认为是莫言得奖功臣的翻译家葛浩文昨日抵京召开了一场媒体见面会。在活动现场他提到,莫言的获奖确实帮助中国小说开拓了一些西方市场,但是这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很难说,“可能再过一年读者们就会觉得,莫言是谁啊?他获奖后头三个月,他的书在西方销售得非常好。但是到了第4个月就开始下滑。莫言有一个问题,他不会外语,无法给自己做宣传。这样外国出版社可能就不愿意花钱请他去做宣传,过去很多得诺奖的人都会英语或者法语。”

  葛浩文翻译书选能出版的

  葛浩文的发布会是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办公室里举行,一上来他就表示,自己确实翻译了莫言的书,但是不仅仅翻译了莫言,也很辛苦地翻译了很多中国作家的书,比如最近在翻译的刘震云、毕飞宇、阿来等等,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小说走向世界。但莫言还是记者们最关心的话题。汉学家顾彬曾经说过莫言得奖很大程度仰赖了葛浩文的翻译和推荐,如果葛浩文推荐的是王安忆,那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对此葛浩文回应说“我第一次听到他这种说法的反应就是觉得他胡扯,但是后来一想,他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诺奖评委除了马悦然剩下的人都非得看翻译的版本不可。但他们不一定都看的是英文版,有的是瑞典版、有的是法文版,从这点上来说,翻译的贡献毫无疑问,但最后还是要归到作者本人。”

  而选择翻译谁的书和不翻译谁的书,葛浩文有一个最大的标准就是一定要在西方能找到出版方,“不能不考虑市场。”而梁晓声的《一个红卫兵的自白》,还有一个台湾作家以萧红为主题写的长篇小说,这两本书他寄给了好几家出版社,都没有人愿意在美国出版。

  中国作家再获诺奖需时日

  葛浩文还提到,自己此行还要和贾平凹见面,探讨贾平凹图书的翻译问题。“很早之前我翻过他的《浮躁》,最近我又开始翻译他的三本书。我觉得他的《高兴》肯定在美国有读者。贾平凹希望我先翻译他的《废都》,我觉得《废都》在美国可能有读者,《秦腔》就不好说了。”在美国找到人出版以及预期有读者购买自己的译作,成为了葛浩文是否翻译一本书的重要标准。不过也有例外,曾翻译过《荒人手记》的葛浩文极其喜欢朱天文的最新小说《巫言》,尽管妻子反对,他还是一定要将这本书译成英文。“我知道有两家美国出版社愿意赔本出这本书。”

  有记者希望他预测下一个可能得诺奖的中国作家时,葛浩文说,诺奖评委对作家的国籍、性别等诸多因素都有考虑,中国迎来下一个获奖的作家肯定需要一些时日。

  ■ 对话葛浩文

  申请中国翻译资助太麻烦

  Q:怎样去选择一本作品是不是要去翻译?

  A:第一是我们自己一定要看得下去;第二要看它的来源。能看,能出,就可以了。但也不能不考虑读者和市场。

  Q:听说中国对对外出版是有资助的,你觉得有用吗?

  A:现在申请要提交好多东西,比如在国外预期能卖多少本,太麻烦了。如果不太麻烦,美国年轻的翻译应该很愿意翻。

  Q:国外读者喜欢的是中国风情、人情还是哪方面?

  A:评论家喜欢看悲苦的,但读者一般爱看的是幽默的、轻松的。我认为在美国评论家还是比较喜欢阎连科,他还是比较反面的,而刘震云是正面的。李雪莲一直在碰钉子,依然勇往直前。

  Q:有人说你翻译时改动很厉害?

  A:好多年前,我翻译张洁的小说,译好后给出版社,老板更喜欢德文版。但德文版完全是翻译家自己写小说了。翻译要忠实,但忠实的是什么?莫言的《蛙》我刚翻译完,我们讨论很久是《frog》还是《frogs》,最后决定用复数。他小说里的人名都是类似王胆、王肝这种……翻译时是用li hand,还是li shou?我最后还是用了直接的音译,但是挪威版就是直接翻译成器官的名字。

上一篇:加拿大作家艾丽斯•芒罗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下一篇:葛浩文用西方眼光解读中国作家 正在翻译刘震云的两部作品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