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举办的北京图博会上,茅盾文学奖的得主张炜率山东作家团来京,他本人也在作家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炜散文随笔年编》《张炜中篇小说年编》和《张炜长篇小说年编》三个书系。对于接下来的创作打算,张炜称不会追求数量了,写的会越来越少,多一些谨慎和思考。
谈到大众阅读话题时,他建议大家多读纸质的文学经典,不要迷恋热衷于电子书。张炜认为,人们在通过电子书阅读时,那种对书的亲近感都发生了变化,是伴随着躲闪和抗拒的。作为山东作协主席,他提醒山东作家应该多一些对“齐文化”的挖掘。
谈文学创作
看结集像抚摸文学年轮
在《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的研究沙龙上,张炜看着这部20卷本的散文随笔集颇为感概地说:“我编这套书时,觉得有点像抚摸自己30年的文学年轮,一步一步重走了一遍,有点感动。”这部作品收录了他1982年从事创作以来,除虚构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学,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张炜长篇小说年编》同样多达19卷,收录了《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作品。
记者问张炜创作哪一部作品时留下的印象最深,张炜说在创作时都是倾尽全力,很难去比较,如果现在去想,随着时间、境地的变化会有不同,“当我青春期创作的锐气消失时,我会格外怀念《古船》,乡土情结淡化时会怀念《九月寓言》。而忙于工作事务困扰,处于喧闹状态时,就会格外怀念《外省书》”。
在展会期间,张炜还推出两部英文书,分别是《张炜,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和《张炜短篇小说精选》。他透露,最近推掉的对外作品翻译出版有十几部,更多是出于翻译质量考虑,前不久有位海外华人翻译《九月寓言》,结果他请专家看后,发现里面错误太多。
年轻作家创作土壤变了
从张炜的自传随笔集《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少年时期对大自然的亲近,对张炜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谈到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乡土文学”的创作土壤正在消失时,张炜说:“不能说年轻作家的创作土壤消失了,而是发生了变化。现在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他们接触信息会有很多优势,他们知道的比我们那时要多得多,但他们也有许多的作业要做,跟大自然接触的就少了。”张炜认为,正是因为普遍跟大自然接触少了,所以有些年轻的作家对生命大背景的认识是缺乏基础的。
张炜把这三套书看作是自己半生文学生涯的总结,问及今后的创作打算,他说:“以后写东西会更加谨慎,写的数量也会比较少。现在提笔写字,有时会忘了写什么,写得很慢,我想这也是好事,以后写东西会更加谨慎,多些思考。”对于题材,张炜称会顺其自然,“我写东西一般会有十年以上的储备期,就是事情可能过去十年后才动笔,今后可能会写这十年之间储备和思考的一些事情。”
谈大众阅读 网络文学是个伪命题
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同时使得信息传递变得碎片化。谈到这些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张炜说:“载体的改变,一点不影响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些所谓的碎片化阅读,我觉得它会有一个疲惫、苍老期,同时也有整个人群素质提高的过程。在国外整体人群素质比较高的地区,我去参加一些文学论坛,他们就很少有这样的困扰,他们觉得网络就是园地,在网上发表的作品也是很不错的。”
在张炜看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些困扰的产生,源自人们对科技的崇拜和盲目向往,“由此而造成了文明阶段的一些紊乱,这不会长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会越来越式微。”
对于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学”这一概念,在张炜看来是个伪命题,他说:“不存在网络文学,网络是发表文学作品的一个园地,并不存在这个概念。如果说着玩,这么叫便于大家理解可以,但引入学术概念是不妥的。在网络上和纸质书发表,道理都是一样的,作家对于文字都应该是严苛的。”
多读经典少看电子书
问及读者应如何选择图书阅读时,张炜的回答和大多数传统作家一样,“多读经典。”张炜认为,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书,“对于文学作品优劣的评价,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留给时间来检验,经典同样是时间检验留存下来的。”
他同时建议读者不要用电子产品来阅读文学作品,他说:“电子书不是书,而是汇集资料信息的一种方式,让人们查阅、检索更方便。电子书可以这么叫,但我们心里要明白那不是书,而是电子读物,再好的文学作品在那上面读都是大煞风景的。”
张炜表示,人们在阅读纸质书时,反射光会很舒服地进入人体生命的感知,人们对反射光的接受是亿万年形成的,电子书的直射光是不行的,“你觉得自己很认真的阅读也不行,身体会有本能的抗拒,阅读时思考的深度也是不够的,那种亲近感都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自己被吸引了,其实是伴随着躲闪和避让的。”
谈山东作家 缺少对齐文化的挖掘
本届北京图博会期间,山东作家群体张炜、赵德发、苗长水、刘海栖、杨志军作为本省作家,集体亮相中国作家馆引来关注。在此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以山东作家为主的主题对话活动,共同探讨山东文学的走向与发展。
谈到这些文学论坛时,张炜称在论坛中评论家们鼓励的成分多一些,批评的地方谈的少一些,他本人更想听的、更想说的是山东作家的一些不足。张炜表示,山东文化阵地中占据主流的是“鲁文化”,而“齐文化”往往被人忽视,齐文化是海洋文化,是开放、浪漫、放荡、自由的一种文化。他说:“鲁文化中有很多跟现在物质社会相对抗的东西,很正,这个很好,我相信山东作家关于鲁文化这方面基因不会消失,但希望他们也多关注一些齐文化。”
在张炜看来,齐文化在中国近几百年来是个压抑的文化,“现在刚刚挖掘的大多是它劣质的部分,比如商业主义的部分,这个部分应该回避。现在的情况是,齐文化劣质的部分被过度挖掘,而好的部分挖掘得不够。”
我似迎风奔驰的一匹老马
自序
这是我三十多年里写下的散文和随笔,几乎是虚构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字。更早的丢失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部分文字也找不到了。因为生活匆忙而沉重,人渐渐都像迎风奔驰的老马,背上的一些驮载难免要在路上飞扬四散,再也无从寻觅。
从头看这大大小小的篇章,让我时而激越时而黯然,难以平静。这分明是树的年轮,是旅痕和足迹,也是由远及近的心音。比起用力编织的那些故事作品,这些文字好像更切近现实生存也更有灼疼感。
许多篇目写在青春时段,那时的稚嫩和面红耳赤的冲动,今天看非但不尽是羞愧,而且还引起我多多少少的钦羡。单纯直撞的勇气与昨日紧紧相连,如今这一切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潜在了心底,只更多在夤时、在倾听扑扑海浪和漫漫市声的无眠之夜,才缓缓地升腾起丝丝绺绺。是的,我仍然为当年人和文学的承诺而激动不已。
—摘自《张炜散文随笔年编·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