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广采博闻 > 文史典藏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音乐比赛 2013-04-22 16:40:55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胡文雁

  两年一次的全国钢琴与小提琴比赛圆满落幕,作为旁观者,我一向对这类音乐竞技场兴趣索然。

  音乐是崇高的精神活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讲真,讲善,讲美,一比赛,它原来的面貌都被扭曲了,奇形怪状,我不喜欢。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Bela Bartok)生前也痛恨音乐比赛,每提起音乐比赛,他总是嘲讽地说:“只有马儿才比赛!”

  一直以来,音乐比赛作为一种选才的标准,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孰好孰坏,辩论不休,但如果我们深入了解音乐比赛的历史,它其实具有很正面的意义,只不过在名利的膨胀和商业的操弄下,它逐渐蒙尘、变质,成为许多音乐家渴望成名的跳板、捷径,转移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仅为获奖而努力。

  音乐比赛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希腊人便已在竞技会上设立音乐比赛项目,旨在推动古希腊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乐器的改进。到了18世纪,音乐家之间的对抗赛也经常出现,著名如韩德尔与斯卡拉蒂、莫扎特与克莱门蒂、贝多芬与沃尔夫,都曾多次“大打出手”。

  但这类竞技虽挂比赛之名,实则互相切磋琴艺,称得上是以乐会友。韩德尔与斯卡拉蒂赛后惺惺相惜,成为好友;贝多芬与沃尔夫也彼此赏识、敬重;克莱门蒂则坦承,比赛过后,他开始真正领悟音乐内涵之价值远超过纯技巧的炫耀。

  进入19世纪,这是音乐家必须以商业性演奏来维生的时代,个人的名声与技术,也因此成为衡量演出酬劳的标准,以乐会友式的比赛明显减少,比赛间的杀戮之声更是隐隐可闻。最出名的竞争,见之于和李斯特同时代的钢琴大师陶伯格(Sigismond Thalberg)。两人虽同属一代宗师,但竞争的结果却使两人水火不容。

  发展到20世纪初,一些比赛多少还维持古希腊音乐比赛的精神,节目单上不忘提醒:“我们不是以鼓励人们为得奖或击败对手为目的,而是使与赛者能彼此展示步向完美之路”;对参赛者,也往往会提出一些忠告,如“尽力而为,与那些做得比你好的人共享光荣”。

  但现在,有多少人还会记得音乐比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大小小,各具名堂的音乐比赛目前比比皆是,多不胜数,泛滥的结果造成许多虚荣的假象,加上很多成名的演奏家几乎都是因得奖而走红的,进一步促使许多人迷信比赛,认为比赛中得奖是个人才华优越的证明,也是日后名利双收的保障。

  为了赢得比赛,大家前仆后继,甚至连“身体语言”都预先“排练”好,一味搞难的快的东西,反而把什么是音乐的本质置若罔闻。

  担任这次全国钢琴与小提琴比赛评委之一的胡坤在接受访问时,有一个寓意深长的比喻。他说,房子的蓝图都还没有画好,就忙着研究房门该怎么雕花,这根本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老师和家长如果都能明白,比赛其实是钻研演奏和教学之道的平台,旨在观摩别人的长处,检讨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炫耀才能,急功近利,那是音乐教育之福。

  然而,在大家都急于成名的当下,音乐比赛早已成为血淋淋的名利场,捧出不少明星,但也谋杀了很多才华。这看来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只希望,它还能保有古希腊时候的一点点美好精神。

  忘了说一点,马友友不是什么比赛的得奖人,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提琴家。

上一篇:上海作家唐颖
下一篇:不能忘记的老师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