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校园 > 高中校园 > 学校风采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凝想潞河——潞河中学及其校长徐华印象 2013-06-26 09:49:16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作者:王军霞

 

与潞河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从握住徐华校长的手的那一刻起。此前,潞河对我来说只是个中学的名字,虽然是北京的重点中学,但我只知道它位于通州,仅此而已。

一个偶然的机缘,便与校长这样面对面坐着了。此时,我只知道他叫徐华,是潞河的校长。很喜欢这样突兀的开始,就像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都不喜欢提前做功课,因为我不想要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切的风景与人事,我都只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

也许是因为氛围轻松的缘故,所有的谈话便多了些漫无边际的率性。就这样,我知道了徐校长对农活的精通。竟然能详细地列举出栽种红薯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它的十几种做法,禁不住笑道:“你觉得这种庄稼和培养学生有着怎样的共性?”徐校长张口就答:“都要按照他们各自的品性去培养,种红薯就不能照搬种花生的方法。”

当惊讶地得知潞河没有实验班后,便故意刁难他:“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快,有的慢,就像红薯和花生种在一起,接受同样的灌溉,那岂不是浪费人才?” “所以我们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选修课,只要你有兴趣和余力,不管你是红薯还是土豆,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似乎无论你问什么问题,徐校长总是胸有成竹。

只有这样看似随性的方式才能更好的了解一个人、一个学校吧,我想。虽然管中窥豹,但更能接近其本质。而所有精心准备的访谈总会多了些刻意,有意的彰显和无意的隐瞒。

漫步在潞河校园了。一路望去,校园里一律是灰色的西方尖顶建筑,顶部却点缀着正宗的中国红,掩映在虬枝绿叶间,显得凝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青春活力。因为正是上课时间,校园里格外静谧,走在古柏参天、绿草茵茵的小径上,恍若到了公园。“你们校园里没有任何标语啊!”“我们不需要标语。”的确,所有刻意的提醒总还是浮于外在,因为它还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心里。潞河用自己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慢慢地渗透进学生的骨子里。就在学生不经意间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彰显出浓浓的潞河味。而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文而“化”之吧!真是“腹有人文气徐华”啊!

伫立在绿林湖水边,疑似到了北大的未名湖畔,一个中学竟会给学生留这么一片湖泊,真是奢侈!“走在你们的校园,想到你们的教育理念总让我想起北大。”“北大的前身就是潞河分出去的大学部。”羞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但也同时惊喜,我在毫不知情中竟能准确地触摸到他们之间的共性,可见其血脉相承的渊源之深。

回家赶紧查阅,我知道了潞河创办于1867年。1867年?那是个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年代?脑海中快速搜索,最先浮现出的竟是魏源的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潞河创办之初是所教会学校?第一任校长竟是美国人?无论他出于何种目的创办了这所学校,都使得这个立足于中华大地的洋学堂一开始便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接着又毫无逻辑地联想到前几天刚刚启动的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中美两国元首分别就此致贺信。可见无论历史如何演进,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东西方教育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始终不受意识形态的阻碍,一直绵延至今。所以,今天的潞河校园依然在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从历史的进程中一路看来,徐华校长只是接过了历史交给他的接力棒,他要完成的依然是守护、是传承,守护和传承潞河的“思想自由、人格健全”的一贯精神。但岂知处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中,这样的守护和传承是多么艰难又是多么可贵!教育界不乏有识之士,明知当今浮躁的功利性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极其有害,可在一项又一项考试数据的纵横比较中,谁又能真的坚守自己的教育良知不为所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潞河是孤独的。

与北京其他最有名的中学相比,潞河只有一个不利条件,那便是他的地理位置。远离了闹市,偏于通州一隅。也许,正因为这样,潞河便只安安静静地做他自己。像一个出身名门的名媛闺秀,不争宠,不媚俗,洗净铅华,不施粉黛,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你却无法否认她骨子里浑然天成的高贵、从容与典雅。这一点,谁又能模仿得了?

曾经,这是一个最易接近上帝的地方,但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教育者的努力,最神性的地方变成了最人性的地方,潞河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了上帝——一切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努力。

再次想到徐华校长的名字,想到他不经意间就流露出的睿智,脑海中渐渐浮现出这样两句:

徐为育人拒利功

华乃本体西为用

也许再加上个横批“以人为本”才够完整,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对联,但它的确是潞河的一贯追求。

    一次聊天,一次实地考察,几次百度资料,更多的是一直在想潞河,想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遂为“凝想”。既然为“想”,便更会多一些主观感受,即使有不全之处,想来也不会有人苛责的吧!

    (作者为北京四中网校教师)

 

 

上一篇: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北京四中
下一篇: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纪实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