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人大附中的校训是“崇德、博学、创新、求实”。
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在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办学成果,成为展示北京乃至中国基础教育的窗口。
人大附中注重营造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创设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为学生开设包括阳光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性学习、外教英语、创造发明等十几门校本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等8大领域150多门选修课程;还开设了18门学科英语课程和法、德、日、韩、俄、荷兰、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芬兰、丹麦11种第二外语课程;在创造发明、艺术、体育等方面,也为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占地142亩,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学校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尽享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科学文化氛围。
刘彭芝校长说:“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
特色课程
人大附中注重营造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校创设了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创造发明等几十门;选修课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领域的150多门;设有18门外教学科英语课和法、德、日、韩、俄、荷兰、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芬兰、丹麦11种第二外语课程。创办了“三高”足球训练基地,培养“道德水平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体育后备人才;创办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为在数理、语言、计算机、科技、创造发明、体育、艺术等方面智能超常的学生开辟绿色成才通道。开设有学生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队、小作家协会、数学俱乐部、天文社等近百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多元素质教育大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体会成长的快乐,孕育人生的梦想。人大附中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
人大附中大兴科研之风,以科研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先后参与或承担了几十项国家级和北京市海淀区科研课题。2001年,人大附中承担了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中的一个课题,成为全国范围内投标的唯一中标的中学。
人文教育
学校十分注重营造科学、民主、规范、和谐的德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人大附中传统”的教育,受到“人大附中精神”的感召。
“追求卓越,人人参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人大附中对学生的要求概括为“诚实、勤奋、严谨、有恒”。人大附中的文化精神是深刻厚重而又丰富广泛的,它包括了历史的传承,更包括了现实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希冀,它甚至是从始至今整个学校一切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综合。正如一个健美的身体需要一个健旺的灵魂一样,一个富有生机的学校,也应该有健康文明的学校文化精神。人大附中对学校文化精神的建设,必将推动学校整体文化品格的全面提升,而提升了的文化精神又会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像泉水一样浸润于每个人的身心,对学校及其广大师生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育体系
多年来,人大附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和开设了一些新课程,逐步形成了人大附中的特色课,如发明创造课、汽车模拟驾驶课、科学实践课、社会实践课、现代少年课、心理导向课、形体课等。同时,人大附中在课程结构上也进行了改革,开设了选修课和双语教学课,其中选修课120多门:如文学鉴赏、天文观测、化学自主实验、自然辩证法、网页制作、英美文学、英语戏剧,仅外语选修就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意大利语等9种语言课和16门外教学科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优秀人才的摇篮——北京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