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方法研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活动教学”的三点反思 2013-04-23 11:27:30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高潮


  
  一 向“戏化”活动教学说“不”
  活动教学“戏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做秀”“演戏”。
  第一是“娱乐化”。即脱离教学的重点、难点、特点,搞一些学习性的娱乐、游戏活动。这种活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随兴所致、调侃搞笑,表面热热闹闹,实质毫无成效。
  比如课堂表演《长亭送别》。对剧本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底蕴既未深刻透彻地赏析感悟,又无扎实的表演技能,再加上缺少必要的道具和舞台背景,结果是热情高、效度低,草草结束。
  又如学习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教师让学生以“祖国·爱·我”这三个词语,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居然有人嫁接了这两年红得发紫的歌曲《老鼠爱大米》的歌词:“祖国啊,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也愿意这样爱你。……”一人在台上戏说,大家在台下击拍。对祖国采取荒诞的、极不严肃的态度,甚至还竖起大拇指喊“经典”。
  第二是“错位化”。即喜欢抒发个人的琐碎心绪,或是追随时尚,高呼大而化之的口号,将怀疑与批判的意识不适当地强化,甚至曲解文本意义,以博取有所“创意”的效果。
  比如,用保护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就是典型的例子。令人啼笑皆非的还有用违反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指责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翻越栅栏买橘子。
  最近,又听说学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不从“精神与物质”“社会与人生”的角度去探究作品的内涵,而是大谈没有“空气、阳光”,人就无法生存,大肆批判文章的“失真”“荒谬”“不科学”,居然博得了掌声。
  诸如此类的活动,看起来是在构造“自主”,张扬“个性”,包容“多元”,但实际上是在“跟风”“趋附”“赶时髦”,是一种认识的“错位”。
  再者,“错位”活动还表现在多媒体辅助应用的量上。比如以过多的音像课件代替语言阅读和赏析活动,学生不读书,教师不板书;教师关注电脑超过关注学生,学生关注屏幕超过关注文本。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缺少“人气”,导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不去啃原著,据说,有的干脆将电视剧《红楼梦》一连放它三五集,让眼球过把瘾了事,结果游离教材,所获甚微。
  第三是“虚假化”。拓展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活动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快餐式的表层验证,使之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戏化”泥坑。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临近下课,教师急急忙忙地发一些训练材料让学生练。有些内容,听课教师读一遍尚需5至10分钟,更不要谈写出来了。可学生却能在三五分钟内,将手臂高高举起,争相发言表现自己,然后悠哉悠哉,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地回答,且见解独到,异彩纷呈,赢得满堂喝彩。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在表演。是做给人看、做给人评的,过后又是一套教法。为了一次观摩活动的“出彩”,有的不惜代价,不厌其烦,反复操练。今天“走场”,明天“彩排”,一遍,两遍,甚至十多遍。一人表演,众人帮腔,精心“打磨”,刻意“包装”,似乎不达要求誓不罢休,直至天衣无缝,滚瓜烂熟,万无一失。还美其名曰:发扬团队精神,打造品牌效应。
  难怪有人发问:如此活动,语文教学的严肃性、有效性、真实性何在?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有这么一堂公开课州《小橘灯》。距离下课还有15分钟,教师搞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橘子、蜡烛、铁丝、筷子等拿出来,制作小橘灯,并且开展评比,看谁做得好。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一边吃,一边做。橘香飘逸,烛光闪闪,笑语盈盈,争辩不休,气氛活跃极了。当时一些语文界的专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语文活动,这只是手工制作……
  老一辈求真务实的精神应激励我们旗帜鲜明地亮出红牌,向“戏化”教学活动说“不”。
  二 还活动以“原生态”
  事物初始状态被称为“原生态”。蓝天、白云,绿树、草坪,清水、小鸟,属于自然原生态;活动教学的“原生态”,追求的是真实、质朴,扎实、有效,自由、活泼的和谐境界。
  “质本洁来还洁去”。对此,必须注重三个“回归”。
  第一,回归母语质态。探索掌握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最本质的语文活动,一切活动都应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而不是相反。
  回归母语学习,就是回到文本本身,还原作家创作的原始状态;回到阅读本身,欣赏作品原生态的美。文本解读的基本思路应该就是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在文本自然鲜活的语言文字中咂摸其趣味,在难以言说的形象里把握作品的意义。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情趣,丰富内心,开发心智,养成率真的个性,提出有见识的批评,在较高的文化和美学层面上汇通中外古今文化,铸就通达的见识和深厚的感情,营造精神家园。
  原生态的阅读活动挑战的是应考式的阅读训练活动。后者的阅读训练,其核心是要求学生进行一种简单的概括分析和千人一面的提炼。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完成那些事先设置、捉摸不定的题目;在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去探讨其微言大义,品尝其“妙语”“灵性”。这是一种没有弹性、缺少人情的舍本逐末的阅读活动,违背了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其结果是难倒专家,难倒教师,学生更是一头雾水,莫知所从——花了力气,难以拿分,不断犯错,不断订正,循环往复,有苦难言,兴味索然。这种阅读训练活动是对原生态阅读学习活动的一种伤害,是对学生母语学习兴趣的一种扭曲和扼杀,是一种变味、变态的短视、负效的阅读活动。长此以往,有效提高学生的母语学习水平和阅读能力,恐怕难矣!
  第二,回归大师风范。先看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先生的活动教学。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记录的便是孔子在活动中教学的一个场景。孔子让弟子畅所欲言、相机施教,用的是对话式的活动方式。他特别欣赏曾点的美好的教育理想,而曾点的志向正是在游历中得到先生的启发而形成的:暮春三月,春天衣服都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孩子,在沂水旁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一路走回来。……这种在游历实践中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后来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孔子的活动教学不仅体现在对话、游历中,漫谈、辩论甚至逃亡途中的放歌,去世之前的叹息,都可视为孔子的活动教学。他坦率、真诚,不拘形式、不定一尊,把自己的心连同思想,托在手上,随时奉送给弟子们,在活动中教学,在教学中活动,成就了三千人才,七十二贤人。
  再看国学大师、著名学者胡适的活动教学。
  胡适的口才是有口皆碑的,课上得当然精彩。他常常用“比较法”进行活动教学。他把各家不同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张三说的就是“张说”,李四说的就是“李说”。他自己的意见就是“胡说”。然后让学生辨别思考,优劣得失非常清楚,民主气氛极其浓厚。学生心领神会,得到无穷的启发和妙趣。
  还有闻一多先生。他在西南联大上课,教学活动采用的是“现身说法”的方法。讲时代背景像讲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讲诗人活动像讲熟识的朋友的趣闻轶事,分析作品又像变成了诗人的化身在叙述这篇作品的创作过程,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
  江山代有才人出。经过多年的文化传承,如今的教坛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接续大家教学艺术和传统的名师。就中学语文界而言,北有“京派”,南有“海派”;有“茶馆式”的活动教学,有“读读议议式”的活动教学;有“粗放式”的活动教学,有“精雕细刻”式的活动教学。他们的教学活动风格迥异,各擅其长,质朴自然,清新和谐,创设了山水田园般的境界,散发着原生态的馨香,其教学艺术及人格魅力将永久地影响着学生。
  第三,回归常态模式。据有关调查,对时下的公开、观摩教学活动,教师大多不感兴趣。原因是过分追求“精品”化,展示的全是“精美”的一面。偶而为之可以,正常实施则困难。于是有人提出:“居家过日子”,还是“家常便饭好”。呼吁回归常态的全程性的公开、观摩教学活动,实实在在进行教科研的交流、切磋。
  按照常规教学节奏处理教材,一篇讲读课文一般需要安排2-3课时,相对完整的单元(专题)整合教学则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单节呈现的公开、观摩教学活动,由于受教研活动时间和议程的限制,不论课文容量有多大,也不管平时常规教学需要多少时间,往往形成惯例:一节课解决问题。这不符合文本实际。
  教学活动的流程一般包括起始预习、阅读指导、作业处理等环节,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尤其是课前如何准备,课后反馈如何,这一过程性的活动,乃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最看重、最关注的一块。隐去这一实质性的做法,或是虚晃一枪,等于斩去“凤头”,除去“豹尾”,让人难以学到“真经”。
  阅读指导活动的设计,各校生源层次不同,有人却非要按照最优化的标准追求“精彩”,甚至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势必弄虚作假,或是只有少数学生在参与活动,多数学生被晾在一边旁听。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会持久。
  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每篇课文、每一堂课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极为紧密的,各种不同的文章、课型互为补充,教学活动的节奏张弛有致。不可能每节课都像公开、观摩活动那样始终处在亢奋、高效的状态。
  另外,由于课时“浓缩”,课型“优化”,公开教学活动暴露的毛病少了,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空间也就小了。因此,评课时,往往是赞美之辞居多,顶多说一两句希望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而这“希望”不说倒也罢了,说了等于“加码”。
  常态化全程性的教学活动可能不够精美,但它原汁原味,真实、完整,有较强的探究性、借鉴性,而且看得见,学得到,用得上。尤其对于同类学校和成长过程中的年轻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对照衡量自己,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标。只有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出发点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常态化全程性的教学评价就是以日常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不求尽善尽美,开课教师也无需在形式上花太多的时间精心准备,反复折腾,搞得疲惫不堪,而是重在修炼“内功”,这样,公开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 以活动求发展
  以活动求发展,首先要找准“点”。
  语文与生活是相通的,生活处处有语文。作为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语文学科,其教学活动也应由课堂延至生活,在活动中发挥其教育功能。
  当前,新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蓬蓬勃勃地开展。课标强调素质教育,要求树立“大语文”的学习活动理念。为此,好多学校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有机地融常规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等多元教学活动为一体,构建新型的教学活动模式,在“两大领域(知识、能力)”“五大目标(德、智、体、美、劳)”上寻找活动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从分数的框框和机械的训练中跳出来,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仅限于学校与课堂且被教师独占的一统局面,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
  一是教学内容开放:必修与选修结合;统编教材、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做到博学多取,一学多径。二是教学形式开放;淡化“讲”,强化“做”,优化“导”,深化“学”。三是教学空间开放:建立起“三合一”的和谐而互为作用的语文教学活动“场”,即“文本探究活动场”“实践体验活动场”“心理对话活动场”。四是教学话语开放:师生有共同的话语权,教学中允许有多种声音出现,多种思维撞击,多种智慧闪烁。努力让活动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浇灌终身发展的生命之花。
  以活动求发展,其次要把好“度”。
  语文教学活动,要量体裁衣。脱离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专家、学者的水准来要求他们,结果是超过极限,欲速不达。
  比如,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意蕴很深的文学作品需要随着阅历和思想认识的渐进而不断参悟,应该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再如,某些学校将中学生选修活动的内容无限延伸,以至超过大学中文专业的广度和难度,像“西方美学史”“文艺理论入门”“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等,这对本来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的中学生来说,负担多于实际收获,这样的教学活动也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当然,话得说回来,学生发展的程度也是有弹性的。我们既不能超越限度,揠苗助长,也要注意适度,挖掘其潜能,让他们尝到“够一够,吃到桃子”的滋味。仍以阅读活动为例,学生仅仅得到了认知,知道了是什么,这是低层面的发展。由知到情、意、美的自主体验与切身感悟,由“是什么”进而求得“为什么”“怎么做”,这是较高层面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对某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发展的随意性、任性行为,教师也要积极地正面教育,帮其迅速纠正。放任自流、不做规范指导,无异于等待发展受挫。要培养学生“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生命发展意识,使学文与做人和谐发展,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宋宁娜《活动教学论》,教育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商友敬《大师们是怎样教书的》,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学教学》2006年版。
  [5] 《新语文学习》系列论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作者简介:高潮 江苏扬州中学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7.9.6~8
 

上一篇:剑走偏锋,寻找入门之钥
下一篇:生命关怀视阈中的语文教学设计论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