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考试资料 > 大学语文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大学语文试题(应用专科)及答案 2013-05-16 15:00:45  发布者:phpcms  来源:摘自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论气节》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对比法
  C.归纳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搞文字是为了语句通晓漂亮
  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桥的运动》一文采取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4.《白丝翎羽丹砂顶》的作者是( )

  A.叶圣陶
  B.贾祖璋
  C.杨宪益
  D.茅以升

  5.胡适的《追悼志摩》一文所运用的主要抒情方式是( )

  A.借景抒情
  B.直抒胸臆
  C.通过叙事抒情
  D.在议论中抒情

  6.下列各篇中属于记事散文的是( )

  A.《秋夜》
  B.《都江堰》
  C.《拣麦穗》
  D.《箱子岩》

  7.杜甫的《蜀相》一诗属于( )

  A.七绝
  B.七律
  C.五绝
  D.古体诗

  8.下列词人中,其作品以风格豪放著称的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李煜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 )

  A.比较法
  B.描写法
  C.演泽法
  D.叙述法
  E.归纳法

  2.下列项属于表达方式的有( )

  A.说明
  B.议论
  C.论证
  D.描写
  E.记叙

  3.下列课文属于游记的有( )

  A.《我与地坛》
  B.《枫桥夜泊》
  C.《都江堰》
  D.《箱子岩》
  E.《北京的春节》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有( )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
  C.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D.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E.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有( )

  A.终必不蒙见察
  B.敏于事物而慎于言
  C.劳力者治于人
  D.卒廷见相如
  E.始以俘见,卒见任使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必须顾到_______________意义。

  2.杨宪益《菊花》,第一部分介绍菊花的悠久发展历史,第二部分说明菊花的_______________。

  3.张洁《拣麦穗》写“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具有_______________与爽朗风趣的特点。

  4.王昌龄在《山塞》中呼唤李广:“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5.李白《登金陵凤凰》中感叹国事:“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名句。

  7.陆游《书愤》借诸葛亮以抒怀:“_______________,千载谁伯仲间。”

  8.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表示以国事为重:“求田问舍,怕应羞见,_______________。”

  四、词语解释题(1—6小题各1分,7、8小题各2分,共10分)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彡也

  周彡: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报:

  3.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

  豪:

  4.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则治之如所言

  罄:

  5.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

  易:

  6.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越来越大,也越红

  亘古:

  7.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变于夷:

  8.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纳下:

  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竺可桢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在《追悼志摩》一文中,作者引用志摩的诗句“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比喻什么?

  4.张岱《柳敬亭说书》一文先写柳敬亭外貌丑陋,后写他说书技艺高超,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六、简析题(每小题8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7分,共21分)

  1.阅读《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的一段文字

  《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遭遇中刻画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宫,“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无处容身。只有生鲁达,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就是这样通过了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发生了不同的感情。

  请回答:
  A.“不但如此”的“如此”指什么?
  B.这段文字论证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C.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

  父亲为他写了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请回答:
  A.这里写到的“父亲”是指谁?
  B.“娴”是什么意思?
  C.“洒泪岂只为家痛”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阅读《哀溺文序》中的一段文字: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请回答:
  A.这段文字表现了“一氓”什么样的思想特征?
  B.文中对“一氓”的正面描写,是从哪几方面着笔的?
  C.“一氓”平素“善游最”,对他今日的“尽力而不能寻常”,起到了什么作用?

  七、作文(40分)

  以《心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C 2. D 3. C 4. B  5. D 6. C 7. B 8. 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CE 2.ABDE 3.CD 4.ACE 5.ACE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联想
  2.栽培方法
  3.天真烂熳
  4.但使龙城飞将在
  5.长安不见使人愁
  6.何当共剪西窗烛
  7.《出师》一表真名世
  8.刘郎才气

  四、词语解释题(1—6小题各1分,7、8小题各2分,共10分)

  1.同“凋”,凋零,残落
  2.答复,回复
  3.通“毫”,毫毛
  4.尽
  5.换取
  6.从古到今
  7.被蛮夷所改变
  8.听取下面的意见

  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2.诠释方法
  3.比喻志摩一生对“美与爱自由”的追求
  4.欲扬先抑

  六、简析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7分,共21分)

  1.
  A.指代“《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遭遇中刻画了人的性格”。(3分)
  B.《水浒》又从这三个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3分)
  c.例证法。(2分)

  2.
  A.指哲学家冯友兰。(2分)
  B.熟练。(2分)
  C.反诘。(2分)

  3.
  A.要钱不要命。(2分)
  B.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表情细节描写。(3分)
  C.反衬。(2分)

  七、作文(40分)

  一类卷(36—40分) 基准分(38分)
  A.主题深刻,内宾充实,选材精当。
  B.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C.叙述清楚,描写生动。
  D.语言简洁流畅。

  二类卷(30—35分) 基准分(32分)
  A.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选材得当。
  B.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C.能较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的表现方法。
  D.语言通顺。

  三类卷(24—29分) 基准分(26分)
  A.主题明确,内容尚充实,选材较得当。
  B.结构较完整,有一定的条理性。
  C.叙述较清楚,并能运用描写的表现方法。
  D.语言较通顺,有个别病句。

  四类卷(18—23分) 基准分(20分)
  A.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泛或材料复杂。
  B.结构不完整,条理不甚分明。
  C.叙述不清楚,不会运用描写的方法。
  D.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五类卷(17分以下)
  凡符合下述一项者,属五类卷
  A.严重偏题。
  B.空洞无物。
  C.观点有严重错误。
  D.结构严重残缺。
  E.条理混乱。
  F.文理不通。

  说明:
  A.错别字满一个扣1分(重复者不计)。
  B.标点错误多,扣1—2分。
  C.字迹潦草、卷面不洁而难以辨认者,扣1—2分;反之,则加1—2分。

 

上一篇: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2012年7月全国自考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