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是继承,还是创新?
2013-05-09 10:35:34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中考作文命题:是继承,还是创新?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3030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 黄 琼
中考是以省、市甚至县为单位进行命题的,每个考区都有自己的命题思路,其考查方式、内容和重点不尽相同。表现在中考作文命题上,各考区命制出的作文试题不一而足,千差万别。因此,读过那些从大势上分析作文命题走势的文章之后,广大师生可能还是急切地想知道本考区中考作文究竟会考什么、怎么考。这实在是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包括往年的中考命题者都难以准确回答,而新一年的中考命题者又还没有产生。不过,如果你用心分析一下各考区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轨迹,就会发现各地在继承传统或创新命题思路的问题上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为此,笔者特意辑录了全国各地约八十个考区近三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在分析中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表述以下以助广大师生备考。需要说明的是,2002年是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实施中考的第一年,2004年是首批课程实验区获得命题权的第一年,这三年正是各考区按照《课程标准》的思想进行命题改革和探索的关键年份,其探索成果必将对今后的中考命题、包括作文命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题目的要求——“继承”指数:85%,“创新”指数:15%
每一道作文题目都有写作要求——只不过有的表述为“要求”,有的表述为“提示”;
有的分条款表述,有的不分条款只用汉语表述。写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多的如江苏常州有6条,四川、安徽、湖北黄冈、湖南益阳等考区有5条,它们常常从补全题目或自拟题目、立意、文体选择、真情实感、字数、用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少的如山西太原、江苏苏州只有两条,例如2004年山西太原卷的“要求”是这样的:“(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至于选材、立意等问题,命题者不作要求和说明,考生自由把握。分析发现,要求条款最多和最少的考区都在“要求”方面表现出惊人的连续性,基本上都是三年的“要求”相同。比如,江苏省苏州市三年的作文题都是“以‘ ΧΧ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的表述模式,说明命题者对这两条要求的高度重视。其它处于中间层面的,如重庆、贵州贵阳、福建福州、江苏徐州、湖北随州、山东淄博等考区的作文要求,无论是条款数目、还是要求内容,也保持着很强的连续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文要求也在一些考区出现了些微变化:一是要求随题型而变。比如安徽、浙江绍兴、江西、广西等考区2004年重新启动半命题作文题型之后,就要求考生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这个要求是必要的,及时的。这也提醒我们,如果2005年有新的考区涉足半命题作文领域,写作者就要首先完成补题的任务。二是要求条款呈减少的趋势。比如“文体不限”、“立意自定”、“内容自选”等所谓的要求,实则是“提示”或“说明”,对于已经熟悉话题作文的广大师生来说,上述要求写与不写关系不大。因此,山东济南、湖北宜昌、广东深圳等考区就将其中若干内容抛弃不提。这对于在宝贵的考试时间里减少学生的阅读总量是有益的。三是字数要求在提高。在字数方面,北京海淀区2002年要求作文控制在600—900字,2004年则要求在600—800字之内。区间越小,把握字数越不容易;江苏南京、南通、江西等考区由往年的“600字左右”上升至“不少于600字”;湖北武汉、天门和湖南益阳等考区由500字的起点上调至600字的起点。以上考区的改变肯定是经过反复推敲、论证而作出的,相信会继续出现在2005年的试卷中。相反的,如果现在作文字数起点数仍确定为500字的广东、安徽、四川、浙江宁波、温州、绍兴和福建厦门、江苏苏州等考区2005年提出“不少于600字”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另外,江苏常州2004年首次提出“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上海和江苏盐城2004年分别提出“不得(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等要求,这也值得我们关注。四是文体限制在放宽。2002年,广东、广西、甘肃、四川内江、福建福州、湖南益阳等考区对“诗歌”或“诗歌、戏剧”设限,2004年这些考区已对文体全面放开,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是有积极作用的,相信还有新的考区会把文体的大门全部打开。
二、关于作文的题型——“继承”指数:65%,“创新”指数:35%
很多考区都注重作文题型的相对稳定,命题因此呈现三年一贯性。按照题型类型来分,
情况如下:
一是话题作文阵营。陕西、贵州贵阳、四川、四川内江、浙江杭州、广东深圳、江苏徐州、常州和湖北武汉、黄冈、荆门、鄂州、天门等考区连续三年运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天津、重庆、江苏泰州、湖南益阳等考区连续两年(指2003、2004年,下同)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队伍庞大,蔚为可观。
二是选题作文阵营。云南、吉林、黑龙江及哈尔滨、辽宁大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山西太原等考区连续三年是选题作文,广西、山东青岛、福建厦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威海等考区连续两年选用了选题作文。
三是小作文阵营。江西、安徽、广西、辽宁大连、江苏常州、湖北武汉及襄樊等考区连续两年以上考文段修改,其中多为语言运用方面的修改。湖北荆门和安徽芜湖等考区要学生根据材料或生活现象提炼观点,并稍加证明,这大概是对乐于写记叙文而容易导致教学训练中出现遗漏的现象的一种矫正吧。湖北黄石让考生对某种情景进行描述,四川为考生设置情景让他们写下该用口语表达的话,这些特色性考查项目恐怕会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四是其它类作文阵营。在全命题作文方面,江苏苏州、福建泉州分别连续三年和两年采用全命题;在半命题作文方面,湖北随州连续两年采用半命题;在材料作文方面,湖北宜昌的两道作文题目中至少有一道材料作文。这些都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综上所述,话题作文和选题作文仍将是各地命题者最为钟情的题型。这两种题型开放度大,符合《课程标准》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精神,因此,它们仍将是各地命题者的首选。
展望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多年一贯制的考区延续历史的可能性极大。这主要是指三年及三年以上采用同一题型的考区。这说明某一题型已在实践中得到该考区师生与社会的认可,符合该考区教学实际,因此,连续使用应在情理之中。二是摒弃传统的考区采用新定题型的可能性极大。比如,安徽、江西、甘肃、江苏盐城、浙江绍兴等考区一改2003年以前的话题作文题型,选用了限制性略强的半命题作文,那么,2005年会首选他们经过审慎推敲的新定题型——半命题;河北抛弃了话题作文,再度启用材料作文形式,这决不是一时兴起;上海市一改传统的一道全命题试题,新用以两道全命题为备选项的选题作文,已经走出的这一步似乎在提醒人们:上海已步入选题作文时代。山西、河南、贵州铜仁等考区也有跨入选题作文阵营的新动向。江苏南通、广东和广州已一改传统的全命题和半命题,而有意以话题作文代替。三是回归传统的考区固守传统的可能很大。比如,辽宁和浙江宁波先是由选题作文阵营跨入话题作文阵营,2004年又回归选题作文的传统,这是根据考试和教学需要作出的崭新选择,我们不应轻视这种新动向;又如江苏无锡、镇江、泰州、山东烟台和浙江温州等考区回归话题作文,广西桂林回归全命题作文,这都是新一年命题的新信号。四是首次获得命题权的考区第一次选用的题型会继续沿用。如,成都市郫县、青海省湟中县、深圳市南山区等课改实验区很有可能会接着启用选题作文。
三、关于作文的思想指向——“继承”指数:45%;“创新”指数55%
近几年,中考作文试题广泛涉及中学生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而具体到某一考区,命题者往往也不断地进行作文思想指向的调整。按照思想内容来分,笔者将作文试题分为自我与成长类、素质与情感类、社会与生活类、想像与创新类,也就是说,命题者的思路调整也主要是在这些范围内进行。纵观2004年、展望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我”的身影会广泛活跃在全命题、半命题作文试题(包括选题作文中备选的全
命题和半命题)中。2004年中考,已有“我与伙伴”(湖南株洲)、“我的同桌”(四川广安)、“我是最好的一个”(贵州铜仁)、“我喜爱的句名言”(山东威海)、“我的视线”和“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上海)、“ 需要我”(北京)、“我的 ”(吉林)、“我渴望 ”(江苏宿迁)、“我找回了 ”(河南)、“ ,触动了我的心灵”(江西)、“我 ,我快乐”(四川资阳)等试题,其中,有的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有的侧重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写社会,但总的特点是要聚集少年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以“我”为命题着眼点的试题,肯定会大量存在于2005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中。
二是引导思辨的话题初露峥嵘。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2004年出现了“悔与悟”(山东烟台)、“小和大”(浙江宁波)、“好书和我的成长”(山东滨州)、“实践能力与书本知识”(湖南常德)、“接受与付出”(江苏常州)、“信念与成功“(河南)等关系式话题,需要考生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性思考,难度较大。估计还会出现在中考里,但肯定不会大规模普及。
三是“消极式”话题会在更大范围内出现。前几年的试题,普遍选用的是主题积极的话题——旨在引导考生爱什么、干什么。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人总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关注“问题”(浙江温州和台州)、“真诚道歉”(湖北襄樊)及“吃苦”(湖南益阳)话题等,聚集生活与思想的另一面,引导考生回首走向成熟的岁月及心理感受,是话题创新的结果。笔者大胆预测,这类正视少年生活的话题会有更大的“市场”。对于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泰州、四川内江等特别讲究新思想、新理念、新话题的考区来说,上述命题着眼点会使他们得到一些启示。
中考命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比如考试大纲的调整,命题人员的变化,有关领导的指示,等等。再加上防止猜题、压题一直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重点,因此,各地命题存在着诸多变数。以上笔者所言仅供参考,诸位同仁和同学要多关注来自本地权威部门的信息,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3030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 黄 琼
中考是以省、市甚至县为单位进行命题的,每个考区都有自己的命题思路,其考查方式、内容和重点不尽相同。表现在中考作文命题上,各考区命制出的作文试题不一而足,千差万别。因此,读过那些从大势上分析作文命题走势的文章之后,广大师生可能还是急切地想知道本考区中考作文究竟会考什么、怎么考。这实在是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包括往年的中考命题者都难以准确回答,而新一年的中考命题者又还没有产生。不过,如果你用心分析一下各考区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轨迹,就会发现各地在继承传统或创新命题思路的问题上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为此,笔者特意辑录了全国各地约八十个考区近三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在分析中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表述以下以助广大师生备考。需要说明的是,2002年是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实施中考的第一年,2004年是首批课程实验区获得命题权的第一年,这三年正是各考区按照《课程标准》的思想进行命题改革和探索的关键年份,其探索成果必将对今后的中考命题、包括作文命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题目的要求——“继承”指数:85%,“创新”指数:15%
每一道作文题目都有写作要求——只不过有的表述为“要求”,有的表述为“提示”;
有的分条款表述,有的不分条款只用汉语表述。写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多的如江苏常州有6条,四川、安徽、湖北黄冈、湖南益阳等考区有5条,它们常常从补全题目或自拟题目、立意、文体选择、真情实感、字数、用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少的如山西太原、江苏苏州只有两条,例如2004年山西太原卷的“要求”是这样的:“(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至于选材、立意等问题,命题者不作要求和说明,考生自由把握。分析发现,要求条款最多和最少的考区都在“要求”方面表现出惊人的连续性,基本上都是三年的“要求”相同。比如,江苏省苏州市三年的作文题都是“以‘ ΧΧ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的表述模式,说明命题者对这两条要求的高度重视。其它处于中间层面的,如重庆、贵州贵阳、福建福州、江苏徐州、湖北随州、山东淄博等考区的作文要求,无论是条款数目、还是要求内容,也保持着很强的连续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文要求也在一些考区出现了些微变化:一是要求随题型而变。比如安徽、浙江绍兴、江西、广西等考区2004年重新启动半命题作文题型之后,就要求考生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这个要求是必要的,及时的。这也提醒我们,如果2005年有新的考区涉足半命题作文领域,写作者就要首先完成补题的任务。二是要求条款呈减少的趋势。比如“文体不限”、“立意自定”、“内容自选”等所谓的要求,实则是“提示”或“说明”,对于已经熟悉话题作文的广大师生来说,上述要求写与不写关系不大。因此,山东济南、湖北宜昌、广东深圳等考区就将其中若干内容抛弃不提。这对于在宝贵的考试时间里减少学生的阅读总量是有益的。三是字数要求在提高。在字数方面,北京海淀区2002年要求作文控制在600—900字,2004年则要求在600—800字之内。区间越小,把握字数越不容易;江苏南京、南通、江西等考区由往年的“600字左右”上升至“不少于600字”;湖北武汉、天门和湖南益阳等考区由500字的起点上调至600字的起点。以上考区的改变肯定是经过反复推敲、论证而作出的,相信会继续出现在2005年的试卷中。相反的,如果现在作文字数起点数仍确定为500字的广东、安徽、四川、浙江宁波、温州、绍兴和福建厦门、江苏苏州等考区2005年提出“不少于600字”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另外,江苏常州2004年首次提出“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上海和江苏盐城2004年分别提出“不得(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等要求,这也值得我们关注。四是文体限制在放宽。2002年,广东、广西、甘肃、四川内江、福建福州、湖南益阳等考区对“诗歌”或“诗歌、戏剧”设限,2004年这些考区已对文体全面放开,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是有积极作用的,相信还有新的考区会把文体的大门全部打开。
二、关于作文的题型——“继承”指数:65%,“创新”指数:35%
很多考区都注重作文题型的相对稳定,命题因此呈现三年一贯性。按照题型类型来分,
情况如下:
一是话题作文阵营。陕西、贵州贵阳、四川、四川内江、浙江杭州、广东深圳、江苏徐州、常州和湖北武汉、黄冈、荆门、鄂州、天门等考区连续三年运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天津、重庆、江苏泰州、湖南益阳等考区连续两年(指2003、2004年,下同)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队伍庞大,蔚为可观。
二是选题作文阵营。云南、吉林、黑龙江及哈尔滨、辽宁大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山西太原等考区连续三年是选题作文,广西、山东青岛、福建厦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威海等考区连续两年选用了选题作文。
三是小作文阵营。江西、安徽、广西、辽宁大连、江苏常州、湖北武汉及襄樊等考区连续两年以上考文段修改,其中多为语言运用方面的修改。湖北荆门和安徽芜湖等考区要学生根据材料或生活现象提炼观点,并稍加证明,这大概是对乐于写记叙文而容易导致教学训练中出现遗漏的现象的一种矫正吧。湖北黄石让考生对某种情景进行描述,四川为考生设置情景让他们写下该用口语表达的话,这些特色性考查项目恐怕会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四是其它类作文阵营。在全命题作文方面,江苏苏州、福建泉州分别连续三年和两年采用全命题;在半命题作文方面,湖北随州连续两年采用半命题;在材料作文方面,湖北宜昌的两道作文题目中至少有一道材料作文。这些都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综上所述,话题作文和选题作文仍将是各地命题者最为钟情的题型。这两种题型开放度大,符合《课程标准》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精神,因此,它们仍将是各地命题者的首选。
展望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多年一贯制的考区延续历史的可能性极大。这主要是指三年及三年以上采用同一题型的考区。这说明某一题型已在实践中得到该考区师生与社会的认可,符合该考区教学实际,因此,连续使用应在情理之中。二是摒弃传统的考区采用新定题型的可能性极大。比如,安徽、江西、甘肃、江苏盐城、浙江绍兴等考区一改2003年以前的话题作文题型,选用了限制性略强的半命题作文,那么,2005年会首选他们经过审慎推敲的新定题型——半命题;河北抛弃了话题作文,再度启用材料作文形式,这决不是一时兴起;上海市一改传统的一道全命题试题,新用以两道全命题为备选项的选题作文,已经走出的这一步似乎在提醒人们:上海已步入选题作文时代。山西、河南、贵州铜仁等考区也有跨入选题作文阵营的新动向。江苏南通、广东和广州已一改传统的全命题和半命题,而有意以话题作文代替。三是回归传统的考区固守传统的可能很大。比如,辽宁和浙江宁波先是由选题作文阵营跨入话题作文阵营,2004年又回归选题作文的传统,这是根据考试和教学需要作出的崭新选择,我们不应轻视这种新动向;又如江苏无锡、镇江、泰州、山东烟台和浙江温州等考区回归话题作文,广西桂林回归全命题作文,这都是新一年命题的新信号。四是首次获得命题权的考区第一次选用的题型会继续沿用。如,成都市郫县、青海省湟中县、深圳市南山区等课改实验区很有可能会接着启用选题作文。
三、关于作文的思想指向——“继承”指数:45%;“创新”指数55%
近几年,中考作文试题广泛涉及中学生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而具体到某一考区,命题者往往也不断地进行作文思想指向的调整。按照思想内容来分,笔者将作文试题分为自我与成长类、素质与情感类、社会与生活类、想像与创新类,也就是说,命题者的思路调整也主要是在这些范围内进行。纵观2004年、展望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我”的身影会广泛活跃在全命题、半命题作文试题(包括选题作文中备选的全
命题和半命题)中。2004年中考,已有“我与伙伴”(湖南株洲)、“我的同桌”(四川广安)、“我是最好的一个”(贵州铜仁)、“我喜爱的句名言”(山东威海)、“我的视线”和“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上海)、“ 需要我”(北京)、“我的 ”(吉林)、“我渴望 ”(江苏宿迁)、“我找回了 ”(河南)、“ ,触动了我的心灵”(江西)、“我 ,我快乐”(四川资阳)等试题,其中,有的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有的侧重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写社会,但总的特点是要聚集少年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以“我”为命题着眼点的试题,肯定会大量存在于2005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中。
二是引导思辨的话题初露峥嵘。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2004年出现了“悔与悟”(山东烟台)、“小和大”(浙江宁波)、“好书和我的成长”(山东滨州)、“实践能力与书本知识”(湖南常德)、“接受与付出”(江苏常州)、“信念与成功“(河南)等关系式话题,需要考生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性思考,难度较大。估计还会出现在中考里,但肯定不会大规模普及。
三是“消极式”话题会在更大范围内出现。前几年的试题,普遍选用的是主题积极的话题——旨在引导考生爱什么、干什么。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人总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关注“问题”(浙江温州和台州)、“真诚道歉”(湖北襄樊)及“吃苦”(湖南益阳)话题等,聚集生活与思想的另一面,引导考生回首走向成熟的岁月及心理感受,是话题创新的结果。笔者大胆预测,这类正视少年生活的话题会有更大的“市场”。对于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泰州、四川内江等特别讲究新思想、新理念、新话题的考区来说,上述命题着眼点会使他们得到一些启示。
中考命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比如考试大纲的调整,命题人员的变化,有关领导的指示,等等。再加上防止猜题、压题一直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重点,因此,各地命题存在着诸多变数。以上笔者所言仅供参考,诸位同仁和同学要多关注来自本地权威部门的信息,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上一篇:初中作文攻略:用“扩句法”让作文更充实
下一篇:诚实,是诗人面对世界的首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