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与反思》——李磊教育评论随笔
2013-04-25 10:57:28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教育的良知与责任
——读李磊《审视与反思——中国教育的草根观察》
王世龙
在组稿编选第四套丛书过程中,执行主编、语文特级教师刘凤阁老师跟我说,你的山东老乡、东阿县教育局的李磊老师要出一本书,书稿很有特点,请我给作个序。说实话,我对时评的文字是没有兴趣的,总觉得时髦的东西人云亦云,难免有急功近利炒作之嫌。但是,当我拿起李磊老师的教育时评书稿翻阅时,不禁被这些短小精悍、一针见血的文字吸引了,把忙碌的工作扔到一边,一篇一篇地看下去,先是浏览,后是读,被那针砭时弊的锐气文字所吸引,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倾听一位来自基层教育者真实的呼声与对教育发展急切的心跳,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首先,我们关心的教育问题,甚至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问题,从社会教育环境问题到教育体制,从学校管理到家庭教育,从校长到教师,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等等,几乎都被作者的眼睛“审视”了。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在教育变革中的一次次阵痛的产物。其尖锐的思想,深刻的评判,如一粒粒子弹,射击着腐生在教育上的疮瘤,发人深省,令人反思。作者对问题的发现、评判与建议,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切中肯綮。比如《莫让期末密集检查累坏学校》,所谈的是一个陈旧的管理体制问题,这种现象很普遍,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常规管理,但正是这个“常规”,却潜藏着一种无效的、浪费的、甚至是劳民伤财的形式危机;再如,《量化考核就是科学化考核吗?》中的质疑,正如教学中只看分数评价学生一样,都是简单粗暴的一种做法。我几十年前当教师时就是被这种做法所虐待,倍感其苦恼。这种量化考核实际上对教师有一种无形的压抑,使教师只能是成为一个庸师。但现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这样,难道就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吗?这,迫切需要优秀的教育者去探索。
其次,本书不仅在选题取材上新颖独到,及时把握新问题,富有针对性、思想性,而且在文体形式上也有新的创造。我们说,写文章要先有思想灵魂,然后才有语言与文学的形成。也就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会产生有价值的好文章。李磊老师把“时评”当作自己表达的一种文体,且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使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杂文体,我姑且称其为“时杂文”。作者先摆出某种问题现象或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然后以精短的文字展开论述,进行评判,以随笔式的语言阐述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形成正确的观点。这种文体篇幅不长,却选题新颖,论述语言斩钉截铁,干净利落,毫不罗嗦。其中的理性思考往往通过丰富的文学语言来表达,生动鲜明,易于被读者接受。这也许就是李磊老师的时评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而被喜爱的原因。我衷心希望作者在这方面进一步下些功夫,丰富自己的写作特色。
尽管当前的教育变革中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与新课改、新理念发生着冲突,使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但有如李磊这样的年轻一代教师,他们热爱教育,有思想,有活力,有才干,让人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希望。
我与李磊老师并不相识,但从他的文字里我读到了一位基层教育者火热的心,感到了一种“真的勇士,敢于面对”的精神,倾听到了他在教育变革中的呼唤。我相信这种呼唤的声音,能唤醒更多人的教育良知,敢于担当起教育责任,然后付诸实践行动,探索中国教育发展之路!
我热切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如果你读了它,一定会吸收到一种教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