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渝水迎盛会,教师文学播四方
——第三届“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学术报告会在重庆成功召开
2007年12月21日—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科院培训中心和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学术报告会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山东、浙江、辽宁、江苏、贵州、四川和重庆市各区县的近百400名代表欢聚一堂,交流课题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金明,著名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毛志成,著名语文教材研究专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周正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执行主编解军,青年作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责任编辑、“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组组长王世龙,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定凡,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余德庄,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主任李仁杰等专家和领导到会参加开幕式,并作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执行主编解军,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定凡和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任权民校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和欢迎词。
报告会以提高教师文学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题,分四个主要议程举行。第一个议程由课题组组长王世龙主持,由毛志成、陈金明、周正逵三位专家分别为参会代表作学术报告。毛志成教授以自我成 长的经历故事告诫大家要不断读书、勤于学习,并提出了教师要写具有“三气”(正气、大气、才气)的教育文章,希望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的途径来力争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的好教师、名教师、大教师。陈金明会长就当前教育改革中凸显的某些问题,并阐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接着从中语会的教学研究要求出发,主张教师要重视语文素质的培养,要有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追求、高尚的文化育人理想;最后强调要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切实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活动。周正逵教授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变化的历程,论述了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教育,以及如何在语文课上实施文学教育,提出了“参”“美”“比”“议”“写”五字有效法则;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他主张要全面改革教材、改革教法与改革师资,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效地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更好地得到专业化的发展。
报告会的第二个议程是由“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总课题组与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本次学术报告会协办学校等单位分别就各自承担的课题研究中期取得的成果、学校办学特色构建情况作汇报性的发言。王世龙代表总课题组首先发言,具体针对校园人文化与文学教育促进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方面介绍了总课题申报立项与开展研究以来在全国各基地组织研究活动的情况,并重点突出的讲解了新申报子课题的课题方案的研究要求。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张世平代表当地五所学校重点汇报了重庆市课题基地中期研究取得成果的情况,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山东莒县教研室王琼、浙江平湖教研室平优良也代表各自的子课题实验基地作了汇报。王琼的报告语言灵动、辞采飞扬,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山东教师的超高语文文学修养;平优良老师的报告内容精深、开掘有力,使与会人员看到了一个新课程改革模范区的累累硕果和浙江教师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副校长刘星、重庆电厂中学副校长潘晓锋分别就他们的特色办学向大家做了经验介绍。本议程由总课题组秘书长张彦龙主持。
报告会的第三个议程是组织了重庆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山东省优秀教师赵焕云、浙江省优秀教师金中、重庆田家炳中学杨萍、重庆九龙坡实验一小的宋晓娟、重庆巴南区渔洞一小的范正和重庆九龙小学的张静等七位教师现场献课。课堂以展示教师文学修养风采,加强语文教学文学性和学科教学渗透文学教育为主要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分别进行了《湖心亭看雪》《拒绝的艺术》《名著的阅读指导》《老人与海》《给予树》《家人的爱》《遨游汉字王国》七节语文教学与思品教学,重庆市中语会秘书长王方鸣、重庆语文名师王理群、重庆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乔华等分别到会主持课堂教学献课,并给予高度的评价与指导。
报告会的第四个议程是开展了“教师文学修养与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与重庆市首届教师作家培训班开班教学讲座。本次报告会前与报告会期间,共收到各地中小学教师交评论文350篇,经初评评出了50篇一等奖、100篇二等奖与150篇三等奖。重庆市教科院教师培训中心唐健康主任主持了整个评奖过程。“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子课题“教师文学修养提高与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组长张世平主持了重庆市首届教师作家培训班开班仪式,重庆市文学院院长、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余德庄到会讲话,并开讲了培训班的第一课“文学与文学创作”。
本次报告会会前组织周密,内容丰富,与会代表对以课题成果汇报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形式,以专家教授讲学为引领的会议设计持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称赞说,参加了会议令人振奋,受益匪浅。学术报告会在重庆的成功召开,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推动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总课题的后期的成果取得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
本届会议由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重庆电厂中学、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等单位协办。
上一篇:提高教师文学修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下一篇:解析教师写作在教师文学修养提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