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历年课题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研究 2013-06-03 09:28:13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平优良(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一、课题的确定
  谁都知道,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令无数人陶醉的艺术。可是这一艺术一走进语文教材,确切地说是一走进语文课堂,它的命运便陡然改变,由人见人爱的宠儿变成令人生厌的弃儿。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象?许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在探索,却很难有所突破。2003——2005年,我们做过一个课题,题目是《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我们认同专家的一个观点:“经验+反思=成长”。 所以我们想通过反思来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反思更多地关注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而“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的着眼点之一仍然是教师自身的成长,但关注点已不仅仅是经验,而着重于提高自身修养,练内功,这是固本。所以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是我们对“教学反思”课题的反思之后的又一选择。
  
  二、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更为准确的定义,认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美的熏陶。同时,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它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校本课程对于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协调发展。
  无论是通过新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进行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首要的一点都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文学修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当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首先,语文教师要教人读书。但现在却有不少教师离了教参就无法上课。究其原因就是自己读书太少,甚至不会读书。无法感受、鉴赏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其次,语文教师要教人写作。但教了几十年书没发表过一篇文章的语文教师却大有人在,甚至连一篇象样的“下水作文”也拿不出手。而实践证明,教师自身素质中如果缺少文学修养,其语文教学就会苍白无味。从语文教材层面上来说,新的教材中文学作品大量增加,也要求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提出新的应对策略。
  但语文教改的现实环境令人担忧,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盯着眼前,而忽视了语文素养,忽视了将来。新课程的开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的研究只是想发出一声呐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它的意义或许只在将来。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提升教师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适应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需要,为语文教育改革增添新活力”为宗旨,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以及加强教师文学修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以提高教师文学修养为切入点总结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案例),力争完成双重目标:既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有质量的语文教育科研成果(包括专著、校本教材、论文及优秀案例等),又发现培养一批具有浓厚文学色彩和人文素养的高品位语文教师和语文强组;既为推动新课改而构建一种具有文学独特魅力的语文教学模式,又为开创校园文学新局面,积淀校园文化底蕴,繁荣校园文化作贡献。
  
  四、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范围目前限于高中段学校。研究的对象为平湖市高中段学校的语文教师,重点为平湖中学和当湖高级中学两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其他高中学校共同参与。
  “新课程背景下”主要强调的是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为研究前提。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从语文课的功能来说,除了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之外,应该让学生面对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学会鉴赏,学会审美,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并内化为自已的精神养料,使人类的文化精神内核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以上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较高的文学素养。
  本课题中的“教师文学素养”应包括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本课题中的 “语文教学效果”不仅仅指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较好的文学素养除了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游刃有余、让学生有所获益之外,在语文其它内容的教授中,乃至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富有文采的教学语言,从文学作品中积淀的睿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整个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题就教师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应该说,教师较高的文学素养会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取得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个结果不是必然的。那么,教师较高的文学素养如何运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有许多方式方法需要研究。此其一。而就目前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上看,教师文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下设两所实验学校,两校研究各有侧重。平湖中学侧重于教师文学修养与读写教学研究,当湖高级中学主要侧重于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研究。为了实现本课题提升教师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构建具有文学独特魅力的语文教学模式的目标,我们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中学语文教师文学修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教师的文学修养与课堂阅读教学研究。
  3、教师的文学修养与作文教学研究。
  4、教师的文学修养与课外阅读指导(名著导读)研究。
  5、教师的文学修养与语文实践活动(文学社团及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
  6、教师的文学修养与语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六、研究策略与思路
  ①围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学习和指导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和作家围绕教师文学修养主题对课题组成员或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举办研讨交流会、教学观摩课、校园文学成果展,教师写作比赛、文学创作笔会、专题研究论文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文学独特的魅力开启语文教学之门。培养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的教师队伍。
  ②研究教师的典型课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个例对比、调查分析等,总结研究教师的读写教学案例等教学成果,在有关学校进行推介,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
  ③引导那些具有一定文学创作成果的教师成为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把自己的创作热情与经验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文学特色的语文骨干教师。
  ④以平湖中学《江南风》(学校教师文学刊物)、《青苹果》(学校文学社刊物)、《家园》(学校读书刊物)和当湖高级中学《垄上行》(学校教师文学刊物)、《踏浪》(学校文学社刊物)等校园文学刊物及《语文楼阁》(平中语文组网站)、特级教师梁种玉老师的《梁种玉工作室》、邓巧洪老师的《邓子读写院》、芦苇岸老师的《中国诗文网》、朱永明老师的《柳岸语文网》等网站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园地和信息、成果发布窗口,为研究工作搭建平台。同时,激发更多的教师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交流和研究。
  ⑤引导教师研读经典文学作品,撰写文学名著导读,能进得去,出得来。并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提高文学素养。
  ⑥挖掘本地文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整理编写文学选修教材,形成一门或几门适合各校学生实际的文学选修课。
  ⑦组织部分成员外出采风、考察,写考察报告,进行文学创作等。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各级作家协会会员,扩大教师作家队伍。增加语文教师的魅力。
  ⑧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 总课题组经常保持通畅的联系,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采取研究基地整体设计,实验学校分校实施,研究成果总分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师文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而课题研究有时间的限制,我们具体将研究分为四个阶段:(4年)
  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前期研究。
  整体设计论证,确定课题方案并申报嘉兴市级课题和全国教师文学素养专题组子课题。教师文学素养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共24题,大致从自身阅读、对文坛关注、自身写作、对学生阅读写作的关注等四方面设置问卷),理论学习和指导培训,教师文学素养及语文课程的相关性研究,开展名著导读教学,创办学校教师文学刊物。目的是使课题组成员和广大教师树立新课程理念,对课题研究的框架有个整体把握,真正做到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本课题的研究。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课题正式申报并实施研究。
  重新设计论证,申报中语会子课题立项;研究提高教师文学修养的方法、措施;制定以教师文学素养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评价量规;组织教师文学创作比赛,进行读写教学、语文实践活动及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开展文学新课型探索、展示和交流。,积累典型读写教学案例;文学社节活动;本地文学资源调查整理,确定校本课程的教材框架。鼓励课题组成员和广大教师围绕本课题的相关内容撰写论文,或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开课、说课和评课等活动。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研究深化并完成主要研究任务。
  研究教师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以教师文学素养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新模式;利用教师文学修养进行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开设中外文学选修课,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基本完成。对教师文学素养和语文教学研究的相关问题组织专题研讨会。两校子课题项目基本完成。
  
  第四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课题成果整理和转化推介。
  结集出版师生文学作品集,校本课程教材试用。课题成果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把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介绍推广,使之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八、管理措施
  ①本课题总体上实行集中规划、分校实施、动态管理、随时调整的办法进行研究。
  ②在平湖基地范围内,以本课题为总课题,平湖中学和当湖高级中学申报子课题,教师个人再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更小的专题研究。而上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总课题,信息通畅、资源共享,组成一个立体的研究网络。
  ③做到研究有方案、有措施、有活动、有记载。编制课题研究记载簿,对研究活动随时进行记录,积累好第一手资料。
  ④除了课题大组研讨活动外,以校为单位的子课题组乃至专题小组,经常性进行研讨,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作出调整。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⑤课题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对课题的实施进行指导。
  
  专家指导组拟聘人员: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杂志责任编辑、总课题负责人王世龙
  浙江省中语会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
  平湖市教育局副局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王永初
  浙江省特级教师梁种玉
  
  九、研究成果形式
  
  (一)课题中期成果
  
  1、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
  (1) 完成教师文学素养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 教师文学素养及语文课程的相关性研究。
  (3) 名著导读策略研究。
  (4) 创办学校教师文学刊物。
  
  2、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
  (1) 教师文学作品征文比赛。(收到作品70篇/首,现正在评比中)
  (2) 作家协会会员申报推荐。(12月1日,有4位教师又被平湖市作协吸收为会员)
  (3) 编制一份切合实际的《教师阅读书目》和《学生阅读书目》。
  (4) 积累典型读写教学案例。(从上学期起,已进行4次文学教学研讨活动)
  (5) 文学选修校本教材框架形成。
  
  3、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
  (1) 开设中外文学选修课。
  (2)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语文节等)。
  (3) 文学选修校本教材编纂完成。
  
  4、第四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1) 结集出版师生文学作品集。
  (2)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成果整理、推介。
  
  (二)最终研究成果
  
  课题主体研究报告;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师生文学作品集;校本文学选修教材;其他有关材料。
  
  (三)最终成果转化
  
  1、培养一批具有文学特色的语文名师或优秀教师群体。恢复语文教师文人本色。
  2、文学气息充满校园,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语文课堂回归诗性。语文的人文性得到宏扬,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人格得到提升。
  
  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2006年12月

上一篇:“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
下一篇:设计开展文学走进校园百家讲坛活动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