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潞河中学语文教研处
【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文脉的传承。就如何有效利用底蕴丰厚的校本资源,如何激发青春年少的潞园学子的文学情愫,文化校园文学氛围的培育,课题组探索着,尝试着。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从课堂形式与结构的变革,从颇具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从潞园文学社团的课程建设,对“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进行了多侧面、多途径的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有问卷调查,有案例研究,也有文学社实践活动等,课题研究成果丰富。
【关键词】 刘绍棠现象 文脉传承 语文实践活动 文学社团建设课程化潞河中学语文教研室“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隶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总课题,于2008年10月正式批准立项,2009年3月26日正式开题。该课题的研究受到了北京市基教研中心、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刘绍棠夫人曾彩美老师和儿子刘松萝先生、传记作家郑恩波先生等专家学者的大力帮助。
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历时两年,我们对“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研究,完成了预期计划,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之背景及意义
1. 新课程理论背景和理论依据
我们之所以选择“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客观因素是北京市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结构以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整体规划和设计语文学习的方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要求学生既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又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理解多样的文化,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建设校本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领域,以满足多样化、选择性的需要,尤其是研发利用课外资源。
刘绍棠是从潞河中学走出来的一位文学才子,是大运河岸边成长起来的通州乡土作家。他作品中浓郁的运河风情和潞园记忆是我们身边最有价值的校本资源。所以充分开发潞河中学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方面的校本资源,就近取材,通 过校本选修课程来宣扬通州乡土作家,传承通州乡土文学传统,激发潞河学子热爱家乡、热爱潞园、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怀,就成为潞河中学语文组义不容辞的一项使命。这是我们选择该课题的主观因素。
2. 课题界说
(1)刘绍棠现象
在历史悠久环境幽美的潞河中学,曾经有一颗耀眼的明星——神童作家刘绍棠。刘绍棠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6岁就发表了成名作,17岁就出版了个人的作品集,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而这都发生在刘绍棠的初高中阶段。刘绍棠的文学创作就起步于校园。我们把这一文学现象称之为刘绍棠现象。在朝气蓬勃生机无限的校园,新的少年作家在孕育成长。刘绍棠现象,不能看作一个偶然,新时期校园文学有着同样的精彩。我们要聚焦校园里的文学精灵,研究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的关系,探寻成就文学才子的校园环境因素,发展具有潞园特色的校园文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传承优秀的文学文化传统。
(2)新时期校园文学
王世龙老师在《校园文学与创作》一书中给“校园文学”定义为:“校园文学是指学生时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或者通过校园生活反映社会人生的,主要为学生欣赏和接受的文学。”
钟湘麟老师在《新课标下的校园文学活动浅论》中对“校园文学活动”下的定义是:“校园文学活动,广义地说,是发生在校园的文学现象的总和,应包括校园文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学创作活动、校园文学批评活动、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学实践活动)以及对校园文学实践活动进行的理论研究活动。”
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与校园文学活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对“新时期校园文学”的定义是, 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兴起的,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建设优秀校园文化为目标的,包含鉴赏、创作和社团等形式的校园文学活动以及以学生为创作主体、以校园特别是学生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与学生群体相适应的校园文学作品。
(3)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的关系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刘绍棠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天赋以外,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例如文学社学生通过对潞河中学方田古老校长的采访,走进了“刘绍棠的年代”,当时学校就给予刘绍棠自由请假和自由借书的“特权”,使刘绍棠的阅读面更广阔,同时也使他拥有了更充分的写作时间。
我们认为校园文学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适合其生长发展的外在教育环境。多元化的个性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开发,使特长得以发展,使个性得以张扬。形成爱读书、爱写作的风气,摈弃教育浮躁的心态,营建沉静潜心的学校学习氛围,以及提倡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语文课程文化,都有利于像刘绍棠这样的文学家的成长。
3. 课题研究意义
如果确能激发一批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带来良性循环,继而影响到更大规模直至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这样一来,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也可以达到。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过,他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们学校有一种人才共生效应。学校一调查,发现温伯格那一届有十来个人都是美国的著名物理学家。温伯格说,那时学校教物理的老师特别棒,鼓励他们自由思考,作业也少,让他们学有余地,当时学校还有个科幻俱乐部,他们都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温伯格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努力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成长。《人民教育》总编傅国亮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不主张讲成功,我主张讲成长。”本课题在具体研究与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加以培养,学生在个体发展中需要什么,我们就尽量给予帮助。如果有刘绍棠这样的好苗子,我们会悉心帮助他成长,我们主张“人人都学刘绍棠”,但不主张“人人都成刘绍棠”。
“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就在文学兴趣的激发,传统文脉的传承沿袭。有效吸纳并利用底蕴丰厚的校本资源,多途径、多方法激发青春年少的潞园学子的文学情愫,悉心培育文化校园中的文学氛围,我们探索,尝试,痛苦并快乐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1. 研究目标
首先通过课题研究来构建潞河中学独具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以特色校本选修课程“运河•潞园文化”模块为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轴心,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彰显学校特色。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这里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可以体现出通州运河文化的深厚意韵,体现出运河河畔古老的潞园情韵,使潞河学子受到通州特有的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并在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其次要研究、彰显刘绍棠现象,丰富并浓郁潞园校园文化。要努力让潞河学子能够在纷扰芜杂的快餐文化中寻得一领净地,守得一份静心,蕴蓄一种诗情,具有别样品位。
我们还希望探寻校园文学的发展之路,以课程化建设带动文学社团的发展。把潞园文学社的活动与“运河•潞园文化”校本选修课有效结合起来,探索文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途径,提高文学社团活动的有效性。社团在文学创作、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得到“运河•潞园文化”校本课程老师的指导训练,这就使我们的文学社团既有校本课程的课堂学习,又有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让《潞园》校刊杂志成为学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人,从而打造“运河•潞园文化”校本课程双翼化的课程特色。
2. 课题研究内容框架
一是研究了刘绍棠现象对新时期校园文学的启示。通过研究刘绍棠在潞河中学的文学创作以及学习生活的踪迹,探寻校园少年作家成长的条件因素等。
二是构建潞河中学独具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运河•潞园文化”。将研究范围放大至通州运河文化,探寻通州运河文化的深厚意韵,以及运河河畔古老的潞园情韵,形成了属于潞河中学独具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并编写了校本选修教材《运河•潞园文化》。
三是学生的文学成长体验。体验文学社团活动的乐趣,体验交流与写作的快乐。
3.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去通州档案馆查阅关于刘绍棠300万字的资料。
(2)采访:利用通州的地理优势去刘绍棠的家乡进行相关采访。
(3)活动:积极开展文学社社团活动,扩大文学宣传。重点活动安排:作家讲座活动、读书会活动、采风活动、写作交流活动等,办好校刊《潞园》,扩大其影响力,成为学生发表作品的平台;
(4)案例总结:如组织专门的写作老师指导有希望成为作家的校园写手,
作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写作进行有序的强化训练等。
4.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与开题阶段(2008年9月~2009年3月) ①准备课题申报材料,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②正式申报,等待批准;③修改开题报告,总课题组单秀荣、钟湘麟老师到我校进行课题开题指导;④ 2009年3月正式开题。总课题组王世龙、钟湘麟、单秀荣老师到我校参加课题开题活动。
第二阶段:学生作文写作状况调查与研究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7月)
第三阶段:措施干预与研究阶段(2009年4月~2010年12月)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①出版校本教材《运河•潞园文化》(2010年4月完成);②出版一本加有教师点评的学生优秀作品选集《潞园文韵》;③课题组成员提交论文;④完成结题报告。
5. 课题研究过程说明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课题开题会
2008年10月正式批准立项后,我们搜集与刘绍棠相关的各种资料。老师带领部分学生去通州档案馆查阅了关于刘绍棠的300万字资料;团委刘晓蕾老师,语文组钱朝霞、邓强老师等带领文学社去刘绍棠的家乡进行相关采访。邀请刘绍棠夫人曾彩美女士和儿子刘松萝先生到校和文学社师生交流座谈,邀请《刘绍棠传》作者郑恩波先生到校和文学社学生交流。
课题于2009年3月26日开题。开题报告会受到了北京市基教研中心、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曾彩美老师、刘松萝先生、郑恩波 先生的大力帮助。报告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总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责任编辑王世龙老师做了课题指导。作家郑恩波先生激动地称赞该课题影响巨大,“将是冲击应试教育的一个新的开端”,将会弥补目前学术界对刘绍棠先生的研究的一些阙失。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室主任刘宇新老师从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层面做了指导。团委副书记刘晓蕾老师的社团活动课“走近学长刘绍棠”,在开题会上展示了前段访谈活动成果。
第二阶段:就潞河中学学生作文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通州区研修中心语文教研室的问卷,调查对象每年级各100名,有效问卷共600份。2009年5月向课题组成员公布调查结果。并形成论文《中学生写作主体失语现象研究与问题对策》,2010年9月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三阶段:措施干预与研究阶段。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策略的干预,探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课内、课外、搭建活动平台三方面。
(1)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①建立阅读随笔本,要求学生坚持写随笔;②增加课堂写作训练次数,加大作文写作指导力度。
(2)提供活动平台 ①开展校际写作交流,我校文学社学生和北京市重点高中如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学校的文学社合作。与台湾明道中学交流,在《明道文艺》上发表作品;②加强文学社团语文活动的文学实践性。如开展采风、访谈、改编课本剧等活动;③编辑出版《潞园》校刊。
(3)丰富各级各类作文竞赛活动。如每学年一次的北京市“春蕾杯”作文竞
赛,“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各类征文活动、北京市重点高中“天道杯”作文
大赛。从2009年12月31日起,我们把一年的最后一天定为潞河中学“潞园杯”
作文大赛活动日,已连续举行了几届。
我们努力营造潞河中学校园文学氛围,研究校园少年作家成长条件,培养文学喜爱者。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了文学社社团的建设,将原有的潞园文学社继续发展壮大,并组建了潞园记者站;让有丰富创作经验的张丽君老师和韩 丽老师全面负责文学社活动,文学社拥有了自己的编辑部。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
1. 课题研究成果
⑴ 校本教材:已编印《运河•潞园文化》(含课程教学大纲)。
⑵ 学生文集:编辑出版《潞园文韵》。
⑶ 论文、教学案例、活动案例:参加课题研究成员每人完成一篇论文,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及活动案例,如孔桂芝《打糊饼•榆钱饭——通州百姓家常饭中抹不掉的记忆》,郑铉《绍棠笔下的运河风情——学生作文中的意象选取》、《潞河人笔下的潞园》。
陈芳的《将校史引入课堂——〈潞园人物访谈〉语文校本活动课实践案例分析》2010年11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ESD)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201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2011年3月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评选的201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十一五”优秀成果案例三等奖。
2010年9月,在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学会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会“原创作品”征集评比中,李岫泉的《 咀嚼寂寞》、邵坤的《少小杂忆》、钱朝霞的《潞园之绿》获一等奖,王友珍的《窗外(外三首)》、郑铉的《魔鬼夜访“蚊嚎”先生》获二等奖,胡蔓妮的《办公室那点事忆》获三等奖。
郑铉的《读绍棠,学绘景》2010年3月在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市教育学院通州分院主办的2009-2010学年度通州区基础教育地方与校本课程课程视频课例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他的《潞河人笔下的潞园——潞河中学作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案例》2011年3月在通州区教育学会主办的 2010年“我在教育研究中成长”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⑷ 研究报告:完成了开题、结题报告。
⑸其他:创建“绍棠书社”(尉氏楼),指导潞园文学社及《潞园》校刊。
2. 课题成果分析
(1)校本教材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刘宇新老师评价说,“这是一本带有大运河气息和潞河校园色彩的校本教材”。本书分为“运河岸边、通州人物、潞园记忆”三编,教材的内容完全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生活,体现出校本选修以“校”为本的特点。刘宇新老师认为:“内容是与学生在当地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乡土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坚持以校为本,是催生一些特色课的重要基础”。
我们首先应从课程理念上区别校本选修教材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教材。潞河中学《运河·潞园文化》校本选修教材的内容完全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生活,体现出以“校”为本的特点。与国家必修教材不同的是,这本教材是一本从学生语文实践的角度设置的实践性教材。在设计编排上没有依循“选文—练习”这样一个传统的教材编写思路,而是体现出以“生”为主的特点。教材中的每一个阅读文本都配有“阅读提示”和“阅读延展”,有的还设计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或“综合性学习建议”。我们把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了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所以校本选修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不能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自主展开相应的学习活动。
(2)校本课程“运河•潞园文化”解析
“运河•潞园文化”由四种课型构成,分别是“作品赏读、写作训练、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由老师确定自己的选题。目前选题有:①运河岸边——作家作品赏读课《运河•潞园文化》;②通州人物——研究性学习“通州人物研读”;③潞园记忆——语文实践活动课;④一方水土一方人——写作训练课“我手写我家乡,我手写我乡情”。
①运河岸边——作家作品赏读课《运河•潞园文化》
这一课型开设目标是赏读作家作品,以校本教材《运河•潞园文化》为文本依据,形成师生与文本共同的亲切对话,感悟运河畔古老的潞园情韵,使潞河学子受到通州特有的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知潞园,知通州,激发少年文学梦想,传承运河乡土文化。例如韩丽老师的“那时通州——王梓夫《漕运码头》作品赏析”,孔桂芝老师开设的“打糊饼•榆钱饭”,邵红梅老师的《探究〈蒲柳人家〉中的乡土气息》,都是这一模块里的选题。
②潞园记忆——语文实践活动课“校友追访录”
这一课型的活动平台是我校“潞园”文学社,以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我校渊远流长的历史,尤其是校史馆存有的不同时期校友的大量活动资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校本资源。我们的目标就是从这些学长的成长经历中感受潞河人对母校的情怀,感受潞河教育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采访、交流的能力,人物小传、人物速写的写作能力。例如刘晓蕾、钱朝霞、邓强三位老师带领文学社学生展开的社团实践活动课“走近学长刘绍棠”,陈芳老师的“潞园人物访谈录”等,都是在这一模块上做出的努力和实践。
③一方水土一方人——写作训练课“我手写我家乡,我手写我乡情”
我们试图在校本选修课程中探求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作文情感内容的有效途径。希望在学生的作文里能够注入乡土(生活)的气息,充满乡恋的情愫,有文学的味道。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如郑铉老师开设的“一方水土一方人——通州人笔下的运河风情”课程、、钱朝霞老师的“真情尽显描写中”——作文修改练习
(3)文学社团课程解析
我校有“潞园文学社”及其刊物《潞园》、话剧社等。文学社团由学校团委统一管理,语文教研室安排指导老师,“潞园”文学社已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之一。2009年评为全国99佳优秀社团,《潞园》校刊在交流会上获好评。
“潞园”文学社课程包含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社团活动课程化。以校本教材《运河•潞园文化》为文本,进行作家作品赏读学习,提高文学社成员文学素养,传承“运河•潞园文化”。同时还进行诗文鉴赏与写作等教学活动。
第二模块:采风与文学创作。加强文学社写作实践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模块:“潞园访谈”。文学社还承担着宣扬潞园文化精神的重任,通过采访等语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校友在潞园的故事,挖掘校友宝贵的经验和可贵的品格,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以及对母校精神与理念的认同感。
第四模块:社团交游。北京各中学的文学社团已发起创建了属于学生们自己的“天道杯”作文竞赛活动,在彼此交流学习中,社团在发展成熟。
这些课程,既有文学作品的赏析,也有采访、采风等实践活动的展开,更有积极的有意义的创作活动。《潞园》社刊设定了一些相应专栏:“潞河记忆”,发表学生采访校友、探究历史后写成的文章;“校园剪影”,发表“潞河人笔下的潞园”之佳作。在课题成果交流会上由张丽君、韩丽老师辅导的课本剧编演与研讨“穿越时空的爱恋”——文学社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就是平时文学社活动的一个缩影。
(4)潞园文学社活动展示
①潞园访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文学社主要进行了两大主题的访谈活动。一是团委书记刘晓蕾和语文组钱朝霞老师负责的“走近学长刘绍棠”,二是由陈芳老师负责的“擎起那份厚重——潞园人物访谈”。
②社团交游:“潞园”文学社以开放的姿态寻求发展,走出校园去学习交游。我校文学社学生和北京市重点高中如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学校的文学社合作,发起了“天道杯”北京市重点高中作文大赛。第二届由我校承办。这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起组织的一项赛事。2010年11月28日,文学社成员到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参加北京市重点中学文学社交流活动,在以文会友的现场作文比赛中,我社王聪同学获得北京市二等奖的好成绩,而这次参赛学生的优秀作文,也被教师拿回了我们的校本课堂上,师生一起品评优劣,鉴赏学习。
③文学社校本课程:由张丽君、韩丽两位老师开设,以校本教材《运河•潞园文化》为文本,主要开展了“刘绍棠与运河人家”、“王梓夫与漕运码头”的主题教学,与通州文学才子佳作的接触,丰富了学生对通州文化的了解,也激发起学生探究故土的强烈兴趣。社团成员张思远还写了一篇《运河情思》,展现了他印象里的运河。以“潞园故事”为主题的文笔训练,呈现出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表现了学生丰富的情感的世界,更让人喜悦的是,学生文笔的灵性跳跃,展现了文学社成员良好的写作风貌,其中佳作已刊登在《潞园》校刊上。
④文笔训练:两次作文比赛,一次为校内征文,以“路”为题,评选出前六名。一次为参加重点中学作文竞赛,以“黑与白之间”为题,高一10班王聪同学获得北京市二等奖;两次练笔写作,一为“潞园故事”,一为“《诗经》鉴赏”。
我们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把潞园文学社的活动与校本课程“运河•潞园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探索文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途径,提高文学社团活动的有效性。社团在文学创作、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得到“运河•潞园文化”校本课程老师的指导训练,使我们的文学社团既有校本课程的课堂学习,又有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让《潞园》校刊杂志成为实践平台,从而形成“运河•潞园文化”校本课程双翼化的课程特色。
成效分析
在课题研究开展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有形与无形的两份成果,有形的如各种书刊论文,无形的如校园里热闹起来的文学氛围。首先,我们着重分析无形的成果。刘绍棠作为潞河的老学长,他留给潞河的不仅仅是一篇篇美文佳作,作为潞河神童作家,他留给了潞河学子无穷的示范力量。今天,学生们了解、学习绍棠学长,一次次赏析课堂上,一次次纪念活动中,他们心里涌起的不仅是自豪,更有羡慕与憧憬。追寻着学长的足迹,潞河文学社里至少已经有了一批堪称写手的少年,其中不少人已经多次获得新概念、叶圣陶杯征文大奖。学生们渗透灵气的笔墨带给老师无尽的喜悦。在这中间,我们已经收获了此次课题研究最大的奖励,我们已经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潞园文学还在发展中,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学的一部分,我们的许多工作还是
很有价值的。现已成书的《“刘绍棠与乡土文学”校本课程教学大纲》、《运河·潞园文化》、《潞园文韵》,是我们今后开展文学活动的教材性资料,它们将激发学生向学长学习、写可爱家乡的热情。现已录制的多节课例是潞河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方面所作的尝试,这必将给后来者更多的启示。《潞园》、《足迹》等校园文学刊物,校内发行以来,效果很好,鼓励了已经发表作品的学生,唤醒了更多学生“我手写我心”的意识。正在进一步展开的校园少年作家研究,更是为我们今后的学生培养工作增加了科学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