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2013-04-22 15:23:20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味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内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蛟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膧朦。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注释] (1)谒:朝气拜,拜见。衡岳:即衡山,也称南岳,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衡岳庙:在衡山县西三十里。题门楼:即题诗于寺门楼上。(2)五岳:即东后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祭失:祭礼祀时的等次。三公:《礼心·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川大山,五岳视三公。”历代宫制不同,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汉代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后世三公则是朝廷高官位的通称。这里是说,以三公的礼秩来祭五岳。(3)四方环镇:这句是说,嵩山在中央,四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环境四方。(4)火维:古人以水、火、木、金、土称为五行,分属东、南、西、北和中央五方。南方属火,所以“火维”即指南方。维:隅、边。地荒:荒远的地方。足:多。(5)假:授予。柄:权力。连上两句大意是说,在这南方荒远之地,妖怪特多;天帝授予南岳神以权力,雄镇南荒。(6)泄:吐出。半腹:半山腰。(7)绝顶;最高峰。谁能穷:谁能攀登到它的绝顶呢?(8)阴气:潮湿阴森的空气。晦昧:阴暗。无清风;没有清攀的风。因时逢秋雨连绵,阴湿沉闷,所以说无清风。(9)潜心:专心。默祷:暗暗祷祝。这是说向南岳神祈求天晴。若有应:好象是有感应。这是指天气果然由阴转晴,象是有了应验似的。(10)正直能感通:是说自己的祷祝感通神明,愿望得以实现,正是神灵正直的验证。正直:指神灵,即南岳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衡山七十二峰,最大者五,芙蓉、紫盖、石廪、天柱、祝现为最高。”因此,这句的紫盖、天柱和下句的石廪、祝融均为衡山著名山峰名。连廷:指山势连绵廷伸不断。(14)腾掷:指山势起伏不平。堆:高积的意思。因祝融峰最高,所以说堆。(15)森然魄动:是说衡山诸峰异常高峻,望之使夹路两旁都是苍松翠柏。灵宫:指衡岳庙。(17)粉墙丹柱:白色的墙壁和红色的柱了。动光彩:指“粉墙丹柱”的鲜明色彩互相辉映,光彩飞动。(18)鬼物图画:指庙内墙壁上所画的神鬼图象。青红:指神鬼图象的色彩。(19)伛偻(yu —lou雨楼):弯腰,表示对神的恭敬。荐;进献。脯:干肉。(20)菲薄微薄,这是说自己献上的祭品(脯酒)太微薄了,不成敬意。明其衷:把内心的抑郁苦闷诉之于神明(衡岳神)。(21)庙令老人:管理神庙的老人。唐制,五岳庙各设庙令一人专职管理。(22)睢盱(sui—xu虽虚):张眼为睢,闭眼为盱,这里的“睢盱”是偏义复词,是“睢”,是张开眼睛望着。侦伺:窥察。能鞠躬:惯于鞠躬的意思。鞠躬:是指庙令老人敛身向神致敬的样子。(23)杯珓(jiao叫):古代一种简单的占卜工具,用玉或蚌壳、竹头、木结制成,形状略似瓢,共两片,可随意分合。占卜时,把两片合起掷在地上,视其俯仰情况以定吉凶。导我掷:是说庙令老人教韩愈掷杯珓的方法。(24)云此最吉余难同;说此土卦最吉利,其余的不能和它相比了。这是庙令老人根据韩愈占卜的卦象所作的判词。(25)窜逐蛮荒:指贞元十九年(803)被贬阳山县令事。(26)甘长终:甘愿长期如此经终身。(27)侯王将相:是说自己对于功名富贵的愿望早就断绝了。(28)福:赐福。难为功:也难于为力了。(29)投:投宿。佛寺:指衡岳庙。(30)膧胧:隐约不明的样子,这里是形容云层里射出的星月光辉时隐时现。(31)曙:天亮。(32)杲杲(gao稿):光明的样子。寒日:因为是秋天,故称寒日。生于东:从东方起来了。
[简要评析]这首诗作于贞元二十一年(805),亦即顺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人于阴山北归途中游览衡山之时。诗人通过对衡山险要峰峦和雄伟气象的精彩描绘,由衷赞美了祖国名山胜境的骇人雄姿和优美景色,同时也委婉地宣泄出内心的怨愤与不平。诗中不仅赞美了祖国名山胜境的雄奇俊伟,而且也宣泄了自己的牢骚和怨愤。全诗分为四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它从五岳的叙述中,突出了南岳衡山“专其雄”的“天假神柄‘的权威,和那云遮雾绕的险拨气势,暗示了作时拜谒岳庙的因由。接下去的八句为第二段,既点明了自己来时是阴雨连绵的秋季,也从由阴转睛,由远望衡岳到近观群峰拥出,描绘了”突兀撑青空的清晰面貌和骇人雄姿。所以才有第三段“森然魄动”的巨大震慑,而“一径趋灵宫”,表示了自己的虔诚。这一段共十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它通过庙令老人的祭神活动以“明其衷”,即剖白自己的无辜,并非为了求神赐福,因为自己早已绝了功名富贵的愿望,“神纵欲福难为功”,表现了韩愈倔强的人生态度和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这和前面的“潜心默祷”是相呼应的,重点在突出自己的“正直”不阿。最后四句,虽是叙写投宿佛寺,收题作结,但于这舒缓的语气中,在这星月掩映的静穆环境里,却衬托出了诗人一片恬淡和谐的心境,以至于不知不觉,“猿鸣钟动”,天色大亮了。这时,一轮裹着寒意的秋日,正冉冉从东方升起。这不仅照应了“秋雨”、“阴气”这一节候的自然景象,而且预示着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是严峻的。在韩愈以文为诗“的笔下,这首诗写得感情饱满,形象生动,具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劲健风格和欹志不凡的阔大气势。此诗在描绘形象,抒发感情上,体现了一种挥洒自如、遒劲阔大的艺术风格。
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味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内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蛟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膧朦。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注释] (1)谒:朝气拜,拜见。衡岳:即衡山,也称南岳,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衡岳庙:在衡山县西三十里。题门楼:即题诗于寺门楼上。(2)五岳:即东后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祭失:祭礼祀时的等次。三公:《礼心·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川大山,五岳视三公。”历代宫制不同,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汉代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后世三公则是朝廷高官位的通称。这里是说,以三公的礼秩来祭五岳。(3)四方环镇:这句是说,嵩山在中央,四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环境四方。(4)火维:古人以水、火、木、金、土称为五行,分属东、南、西、北和中央五方。南方属火,所以“火维”即指南方。维:隅、边。地荒:荒远的地方。足:多。(5)假:授予。柄:权力。连上两句大意是说,在这南方荒远之地,妖怪特多;天帝授予南岳神以权力,雄镇南荒。(6)泄:吐出。半腹:半山腰。(7)绝顶;最高峰。谁能穷:谁能攀登到它的绝顶呢?(8)阴气:潮湿阴森的空气。晦昧:阴暗。无清风;没有清攀的风。因时逢秋雨连绵,阴湿沉闷,所以说无清风。(9)潜心:专心。默祷:暗暗祷祝。这是说向南岳神祈求天晴。若有应:好象是有感应。这是指天气果然由阴转晴,象是有了应验似的。(10)正直能感通:是说自己的祷祝感通神明,愿望得以实现,正是神灵正直的验证。正直:指神灵,即南岳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衡山七十二峰,最大者五,芙蓉、紫盖、石廪、天柱、祝现为最高。”因此,这句的紫盖、天柱和下句的石廪、祝融均为衡山著名山峰名。连廷:指山势连绵廷伸不断。(14)腾掷:指山势起伏不平。堆:高积的意思。因祝融峰最高,所以说堆。(15)森然魄动:是说衡山诸峰异常高峻,望之使夹路两旁都是苍松翠柏。灵宫:指衡岳庙。(17)粉墙丹柱:白色的墙壁和红色的柱了。动光彩:指“粉墙丹柱”的鲜明色彩互相辉映,光彩飞动。(18)鬼物图画:指庙内墙壁上所画的神鬼图象。青红:指神鬼图象的色彩。(19)伛偻(yu —lou雨楼):弯腰,表示对神的恭敬。荐;进献。脯:干肉。(20)菲薄微薄,这是说自己献上的祭品(脯酒)太微薄了,不成敬意。明其衷:把内心的抑郁苦闷诉之于神明(衡岳神)。(21)庙令老人:管理神庙的老人。唐制,五岳庙各设庙令一人专职管理。(22)睢盱(sui—xu虽虚):张眼为睢,闭眼为盱,这里的“睢盱”是偏义复词,是“睢”,是张开眼睛望着。侦伺:窥察。能鞠躬:惯于鞠躬的意思。鞠躬:是指庙令老人敛身向神致敬的样子。(23)杯珓(jiao叫):古代一种简单的占卜工具,用玉或蚌壳、竹头、木结制成,形状略似瓢,共两片,可随意分合。占卜时,把两片合起掷在地上,视其俯仰情况以定吉凶。导我掷:是说庙令老人教韩愈掷杯珓的方法。(24)云此最吉余难同;说此土卦最吉利,其余的不能和它相比了。这是庙令老人根据韩愈占卜的卦象所作的判词。(25)窜逐蛮荒:指贞元十九年(803)被贬阳山县令事。(26)甘长终:甘愿长期如此经终身。(27)侯王将相:是说自己对于功名富贵的愿望早就断绝了。(28)福:赐福。难为功:也难于为力了。(29)投:投宿。佛寺:指衡岳庙。(30)膧胧:隐约不明的样子,这里是形容云层里射出的星月光辉时隐时现。(31)曙:天亮。(32)杲杲(gao稿):光明的样子。寒日:因为是秋天,故称寒日。生于东:从东方起来了。
[简要评析]这首诗作于贞元二十一年(805),亦即顺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人于阴山北归途中游览衡山之时。诗人通过对衡山险要峰峦和雄伟气象的精彩描绘,由衷赞美了祖国名山胜境的骇人雄姿和优美景色,同时也委婉地宣泄出内心的怨愤与不平。诗中不仅赞美了祖国名山胜境的雄奇俊伟,而且也宣泄了自己的牢骚和怨愤。全诗分为四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它从五岳的叙述中,突出了南岳衡山“专其雄”的“天假神柄‘的权威,和那云遮雾绕的险拨气势,暗示了作时拜谒岳庙的因由。接下去的八句为第二段,既点明了自己来时是阴雨连绵的秋季,也从由阴转睛,由远望衡岳到近观群峰拥出,描绘了”突兀撑青空的清晰面貌和骇人雄姿。所以才有第三段“森然魄动”的巨大震慑,而“一径趋灵宫”,表示了自己的虔诚。这一段共十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它通过庙令老人的祭神活动以“明其衷”,即剖白自己的无辜,并非为了求神赐福,因为自己早已绝了功名富贵的愿望,“神纵欲福难为功”,表现了韩愈倔强的人生态度和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这和前面的“潜心默祷”是相呼应的,重点在突出自己的“正直”不阿。最后四句,虽是叙写投宿佛寺,收题作结,但于这舒缓的语气中,在这星月掩映的静穆环境里,却衬托出了诗人一片恬淡和谐的心境,以至于不知不觉,“猿鸣钟动”,天色大亮了。这时,一轮裹着寒意的秋日,正冉冉从东方升起。这不仅照应了“秋雨”、“阴气”这一节候的自然景象,而且预示着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是严峻的。在韩愈以文为诗“的笔下,这首诗写得感情饱满,形象生动,具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劲健风格和欹志不凡的阔大气势。此诗在描绘形象,抒发感情上,体现了一种挥洒自如、遒劲阔大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