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个国家没有广告、没有交通灯、没有路牌、没有人染头发、衣物上没有任何图案。过了一个边界,就像走入时光隧道,生活缓慢地进行,连城市女人的肩垫和卷发,也都属于30年前的。
也许是为了省电,朝鲜平壤整个城市没有交通灯,交通由一律23岁以下的美女交警指挥;没有路牌,外界猜测是为了拖慢敌人的侵略。连唯一的商店街,标志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设计美学,在那里若只有商业的意义,那就是堕落。
想象,这些都是想象。我不能这样诠释。我下定决心撇开意识形态、撇开政治的眼光来看这个国家。
长达16小时的车程
我们是从北京出发的。因为都不是中国人(9个新加坡学生,1个英国人,1个意大利人),签证难拿,所以出行前一星期不到,才找到肯处理的旅行社。因此,我们只买得到6张长途客车票,两个人挤在一张窄窄的床铺,摇摇晃晃了16个小时,才到中朝边界的丹东城。
和中方导游会合后,我们头晕目眩地筛选随身物品,把可能不会过朝鲜安全检查的留在旅行社,才上往平壤的火车。到那里才发现,原来我身上有那么多东西散发资本主义的铜臭:手机、扑克牌等。其实朝鲜检查员并没想象中的可怕,他们在翻游客的钱包时还用有限的英语问我们:“照片里的是你的女朋友吗?在一起多久?”等;可是对回国的朝鲜人就板起面孔,我们一个车厢就查了一个多小时。
十小时的车程,看到窗外都是稻田和小村,从年轻背到老的包袱把老妇的腰都压弯了,除了偶尔出现的语录墙,一切似乎没变。想起中国乡村,满山遍野都漆上节育口号和广告,在还是那么贫瘠的土地上,白漆格外晃眼。
到了平壤火车站,有三名导游来接我们。之后三天,我们渐渐发现其中两名不简单。一个是长得很像金正日,会说西班牙语的导游,却根本无法和我们的意大利团员讲话,整三天都只静静听我们说话。
另一个会说英语的导游强调朝鲜人虽也希望富裕,但对政治制度很满意,还能上网、去韩国(她所谓的“去过南方一趟”)、结识美国青年。之后才发现她的爸爸曾是高官。
我们所入住的羊角岛国际饭店舒服得让人害怕,在这样的国度泡澡,连不迷信的我都无法不害怕。可是酒店也有蹊跷——平壤城由大同江贯穿,它就建在大同江中央一个半岛,就算你躲过24小时在门口徘徊的神秘黑衣人,也无法走到真正的城市。当然,朝鲜人是不准入内的。
商店里意外出现新加坡进口的虎牌啤酒、泰式辣椒酱和酸柑汁,以欧元标价(朝鲜和美国关系闹僵后罢用美元)。
向金日成像鞠躬
在平壤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向万寿台的金日成像致敬。要像小学生一样排成一排,向他鞠躬才能开始拍照观光。眼前一排排的学生、交警等,听一个老人讲述金领袖的丰功伟绩,他的声音激动得似乎快流出泪来了。我们只能去些摆给游客看的纪念建筑,如主体思想塔、金日成故居万景台、世界上最高的凯旋门等,还观看连表情都完全同步的少年表演。
人民大学习堂不只是图书馆,还开办课程,让人接触各领域的最新发展。看书有什么不明白,还可去问该领域的值勤老师。我们走了数不清的阅览室,看到的人都是清一色穿黑、褐和深蓝色的衣服。
穿越韩朝边界两秒钟
我们的旅游车在韩朝边界的板门店被彻底检查后,由军人护送到三八线。由一条几寸粗的水泥界限分割开,一边是传统的低矮朝式楼房,一边是玻璃和钢铁闪着冷光的巨大建筑。全球最重兵防守的边界,一边是矮小但一脸坚毅的朝鲜兵,一边是高头大马,戴大墨镜、大头盔的韩国人,也就是朝鲜讲解员所谓的“南朝鲜傀儡军”。同样的民族,经过两代人时间,两国人民的营养差异,竟然那么不一样。
中间有7栋小屋,里头可以跨过国界,但在任何时候,两边的门只有一个能敞开。我们就这样,走进韩国国土两秒钟。
在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展示厅后面,有个都是朝鲜文说明的小展览馆,我问导游,这里是不是纪念朝鲜战争还是战后重建?导游说:“没有,这里只是展现我们的领袖的各种姿态!”炎热的夏天,顿时心好寒。
朝鲜之旅有过多的震撼
临别时导游都流泪了,还说一定请我们去她们的婚礼,其实我们再见面的可能性都心里有数,只是不忍道破。
回北京途中,我们都在谈最深的印象,仿佛不说出来,那么多的震撼会让脑袋不胜负荷。自言自语重复着“我去了朝鲜”,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放下政治认识这个国家,她的整洁(也许是空旷)、平静(或至少是安静)、与世无争的节奏,都让人慢慢沉醉。金氏父子语录的作用和美式民主,有谁能说,哪个体制是较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