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金阁 > 古代经典 > 诗歌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乌衣巷 2013-04-22 11:35:34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乌衣巷: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南,和朱雀桥相近,三国时,吴国曾在此设军营,士兵多穿黑衣,因而得名。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都寄寓居在这里。(2)朱雀桥:东晋咸阳康时所建,又称南航,为横踌秦淮河的浮桥,这两句说,曾经显赫一时的王、谢两家居住的地方,如今是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一片荒凉。(3)王谢:指东晋两大贵族王导、谢安。(4)寻常:平常,这两句说,王、谢家族已经不复存在,过去出入于王、谢华堂中的燕子,如今却飞入普通百姓家中。
[简要评析]这是一首快炙人口的怀古诗,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方法,表现了抚今追昔的沧桑之感,流露出世事无常的变迁之感。本诗是《金陵五题》组诗中的第二首,它通过朱雀桥畔乌衣巷今昔巨变的描绘,写出了金陵城的荒废,从中揭示了封建豪门集团虽能权倾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衰亡的结局。诗作极力表现了人世的沦桑变幻、升沉替代,寄概遥深。这是一首杯古诗,但它在写法上同一般怀古诗迥然不同。诗中以燕子为着眼点,从它的归宿之主由豪富而演为平民,表达了诗人在追怀金陵历史遗迹后的今昔之感,故极具特色。现在诗人却道燕子还来,但所居人家已与先前大不相同,竟化成普通平民了,由此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这样便使意境有人对施补华此说不理解,他认为“三四两句诗意甚明,盖从燕子身上表现今昔之不同。..说诗者(此暗指施补华)每曲解诗人之意,举此一例,以概其余。”由一刘禹锡在本诗中能借燕子的行止来表达人事的变迁,所以深得后人的激赏。如宋人辛弃疾《沁园春》词中说:“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春燕飞”,表示他对刘禹锡此诗由衷的敬佩。诗中以乌衣巷、朱雀桥两个地名,王家、谢家两个过去的贵族这两景两处的人事繁华变迁,写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诗篇以侧面落笔,借眼前景物抒写今昔之感,含蓄深沉,为后人所称颂。
[诗人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旧唐书》作彭城人,生长于江南。贞元进士。与柳宗元同榜。后为监察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执政,他和柳宗元皆被叔文引入禁中,与柳宗元同榜。后为监察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执政,他和柳宗元皆被叔文失败,他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即八司马之一。他是诗人,又是思想家。他有远大的抱负,却屡遭贬斥,因而诗歌也多桀傲之气,常借虫鸟以讽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可看作他对横逆的态度。

上一篇:回乡偶书
下一篇:夜上受降城闻笛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