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一
《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头,秦可卿、贾元春与妙玉都不是太耀眼的人物。说秦可卿,想到她与公公贾珍的暧昧的关系。说贾元春,想到她探亲的凌人架势。说妙玉,想到她的自我隔离自我封闭。三人都不是容易亲近的人,三人都不讨好。
同是金钗,曹雪芹为什么厚此薄彼,没有对相关人物作更多的发挥?是文字狱的顾虑?还是好戏在后头,曹雪芹准备在八十回之后,才让人物有戏剧化的发挥?
最近,读了刘心武探佚小说,分别写了秦可卿,贾元春与妙玉之死。刘心武根据自己的考据和推断,重新解读红楼梦人物。刘心武以为:
――秦可卿是朝廷反对势力寄养在贾府的公主,贾府留下她其实主要考虑在于政治上的“分散投资”。最后,秦可卿因为父亲政治失势,只得殉身自尽。在寂寞苍茫人生中,与公公的孽缘,是一种情欲的发泄,也是对命运的一种反叛。
——贾元春,是贾府升沉的一个关键人物。出于政治考量,她必须揭发秦可卿的真正身份自保,最后又无奈的牺牲在政治较量之中。
——曹府的颓败之后,妙玉出家人的身份,超然政治,没有受到株连。最后,还牺牲自己免宝玉于忧患,答谢宝玉先年的知遇。
刘心武的演绎,既紧扣曹雪芹在不同章节布下的谜诗,又丰富了人物的个性与故事情节。摆在台面上的文本,让人唏嘘不已。潜文本中急流暗涌的政治风云,又让人读得惊心动魄。刘心武的红楼探佚小说,像阅读侦探小说,蛛丝马迹都是破案的元素。又像阅读历史政治小说,从大格局去观察小人物,胸襟不竟豁然开阔。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红楼梦》里头,并没有把这些人物写全。也许正因为没有写全,刘心武才能够天马行空。但是,这些天马行空是刘心武一厢情愿?自圆其说?
年少,看电影《红楼梦》,原以为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三角恋爱就是原著的中心。之后,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阅读原著,才晓得天外有天。红楼,从翻读到捧读,从跳读到细读,从文字的阅读到到心灵的体味,从情节的阅读到曹雪芹写作心态的揣摩,从被动的欣赏到主观情感的投入参与……绝对需要一个过程。
不管是否同意刘心武的发现和观点,感谢刘心武,因为他激活了我对红楼的另外一层阅读。